第三百四十五章 非川凄草 三(2 / 4)

兴唐 午后方晴 3286 字 2021-06-07

,黑齿常之没有立即进军倒淌河,而仗持赤岭的地形,开始坚守。这也是很不合理的,赤岭虽大,山道却不险,不如坚守石城山。就在他猜测时,接着唐朝青海所有工程停了下来,大军源源不断地赶向赤岭。

但这个也不在乎。

真要是从赤岭进攻,论赞婆反而愿意将唐朝放进来,一直放到大非川,只要将唐朝拖住不让他们返回,二哥将军队带过来。大捷便有了。兄弟俩去年就在谈论唐朝的太子。

对军事能力可没有看好的,可对他的仁爱神马,或者其他的才能十分看重,隐隐预感到此人成长以后,一旦登为皇帝,将是吐蕃真正的心腹大患。因此故意做无用功,数次骚扰刘仁轨,配合唐朝国内的谣传,或者某人的安排,将刘仁轨逼回去,再一步步地将太子引到青海来。然后就地将这个太子解决。

来了,论赞婆头痛了。

可是他很细心的,牺牲了大量斥候,终于听知一条最重要的情报。唐朝军队除了这两路调动了大军,另外还有一路,只是这一路军队调动很低调,也更隐蔽,人数不多,只有一万人,渡过湟水,与临羌溪水驻军会合,然后开赴绥戎峡谷。

其实到这时候,论赞婆才有了杀人的心思。原来这个唐朝太子什么都懂,前一段时间刻意在装傻卖疯。从湟北道到大拔斗谷,当真没有险要的所在?有,比如临羌水与湟水的会合处,山水相夹,易守难攻。还有,那就是这个唐朝嘴中的绥戎峡谷。大拔斗谷也好,可离鄯城过远。追悔莫急,后悔没有用了,头脑冷静下来,让斥候继续禀报。

一万人的大军不多的,可是最奇怪的是他们带了大约两万多匹战马。

现在唐朝大军中马不少,按人头算一人一头也有了,可不是战马,大多数是驮马,或者中原调过来的所谓战马,能适应的不足一半。最主要是从商人手中得到了大量战马,还有那个狡猾的昭武九姓“骗”走了许多马匹,然后到素和贵大败后,被唐朝人缴获的战马。可就是将这些马匹一起计算在内,真正派上用场的战马不足七万匹。

带这么多战马,而士兵只有一万人,这个唐太子要做什么?论赞婆盯着地图,忽然惊醒过来,对手下吩咐道:“立即派出斥候,到白水涧打探。”

白水涧在虎岭西侧,绥戎峡口东边不远的地方。

三天后探子上气不接下气地回报:“噶尔大将军果然英明哪。”

“速速说来。”

“从白水涧到石城山有一条极其掩蔽的小径。唐人正派士兵在开通这条小径,防守森严,还是末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