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
“我感到那个刘仁轨并没有离开,这是有意设下一个圈套。”论赞婆说这句话时,想到了他与二哥交谈的一段情形,论钦陵对他说过一句话:“唐人不可轻敌。国家疆域辽阔,百姓众多,能人异士辈出,我们吐蕃能守的就是地高,唐人不适应。所以南诏才能一败。就在青海,也不能轻敌,唐人诡计多端,特别又有一些犀利的武器,于城战不是我吐蕃之长,只能将他们想方设法诱出效野,才是我们吐蕃人的天下。”
难道这是唐朝人的诡计?论赞婆眼睛眯缝起来,城门大开,连吊桥也放了下来,能看到城里的情问,湟中城不大,眼睛力,顺着主街看去,能看到东城门。奇怪的是西城门大开,诱惑他率军进去,可是东城门却紧紧关闭着,大街上也看不到一个行人,十分安静,因为没有人打扰,一群麻雀在飞来飞去,有的落在长街上,东张西望。但这时候瞳孔突然放大,因为他看到了一缕尘土从南边的民舍中扬起,接着又看到了街道上的地面有许多地方隆起。
有埋伏!
那个李谨行出身也是一个野蛮人,想不出什么诡计,这一定是刘仁轨的计策,故意将计就计,放出风声回中原,实际上想诱惑他们大意前来侵犯。不然,想不出第二个解释。
心中暗叹一声,还是求一个稳吧,等大哥回来再商议,说道:“撤军!”
“撤军?”
“看到没有,地面上有一些新掘的痕迹,唐朝有轰天雷,它不仅能在天上炸,在地下也能炸。还有南边有尘埃扬起,是有伏兵,东南风将尘埃吹了过来。撤,立即撤!”
说着一拨马头,立即向赤岭撤去。
此时李谨行在城头也是惊出一身冷汗,城中此时只剩下几百名士兵,休说只是一些火药,就给他们大炮,也守不下湟中城。于是想出这个冒险的办法。
看到吐蕃消失在地平线上,李谨行如释重负地说:“还是多看书好啊。”
但没有松懈,城门一直大开,在城头上饮酒作乐,事实上论赞婆撤回后,与中军汇合,也怀疑上了当,又派斥候前来打探,依然如此,甚至斥候在假像的趋使下,报告说城中看到大量的甲兵伏于主街两侧,城后面也隐隐看到大团灰尘扬起。论赞婆越发坚信是唐朝的埋伏了,无奈之下,率领十万大军无功而返。
夜晚到来,所有砍柴的士兵返回,李谨行这才将城门关上,论赞婆只是怀疑,李谨行这一天心都吊在嗓子眼。当时情况紧迫,防守防不住了,布了一些迷惑人的布置,又将城门大开,来了场豪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