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乾坤乃大 一(2 / 4)

兴唐 午后方晴 3215 字 2021-06-07

儿,若是让母亲误会,后果也很严重。

“可她们不能留在扬州一辈子。”

“不是你所想的。”

……

管家对裴炎低声说:“阿郎,太子已经回东都。”

“某知道了。”扭头看着管家一脸的忧色,又说道:“阿翁,一切皆在我掌握之中。”

老管家跟随他很久,对他忠心耿耿,年又高,因此用了阿翁的尊称。毕竟是裴家子,平时很重礼貌的。

老管家还是担心,说道:“阿郎,你正是当年之时,前途远大。太子年方长,多有作为,不然皇上不会容忍如此。当今还在皇上掌控之中,可是皇上的病……几年后……”

“为什么大臣们皆相帮太子?”

“是太子有作为。”

“错,相帮太子,有你这样想法的大臣十不足二。”

“那是?”

“你都认为太子几年后就能顺利继承大统,其他人会不会这样想?朝中各个尚书宰相,同样也会这样想。到了他们这地步,不一定要求太子,可总得为将来的子女着想。”

“是……如此。”唐朝择官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科举,可择的官员并不多,一年平均只有十几人录取进士,唐朝一年更替多少官员?第二个就是从官宦子女中择取,这是最多的一种择取方式。第三个也多,从各地录取一些人才,或者因为战功一步步佐迁上来的,比如刘仁轨或者薛仁贵。还有就是胡将蕃臣,那个只是笼络,不算的。所以无论姜恪或者阎立本,在临终前,皆分别向太子试好,正是为后代留下一份情份。

“但是皇上会不会喜欢?”

“大约不会。”

“只是皇上有病,种种的掣肘了他,因此做事犹豫不决,不及早年果断。但别忘记了,这段时间皇上病渐渐好了些。”

不是好,开春是病了一场,病得不轻,可让儿子气了一下,病情反而气好了。开始能正常处理朝政,裴炎的召回就是得益如此。裴炎继续说道:“接下来皇上还会有举措。若是太子机灵,会上门求我……”

说着,将书签插在书中合上,信心十足地站了起来,走到院中看渐渐圆起来的明月。

管家只好替他将桌子收拾,无意中将他看的书打开,正是《汉书》中的王莽传!

……

就是一个亚健康的李治出手,也不会简单。

前段时间争议很大,不能出手,那时就后悔了。先是调回裴炎,接着调张文瓘为侍中,郝处俊为中书令,李敬玄为吏部尚书同中书门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