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很多,又因为突厥强大,西域以及灵武之地,有许多落在突厥人手里,战马一直不足。所以下令禁止贩马。这些年,这条禁令松驰,不是经商的百姓都不知道此事。直到这道诏书下达后,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些大型牲畜是禁止私人贩卖的。
儒生们十分反对,认为朝廷是夺利。可百姓都很是赞成,边塞的胡人将马牛羊当饭吃,放在中原多好。别的不说,就说长安郊外,多少户人家合伙养一头大牲口,都当作了宝贝。马牛可以用来耕地,骡子与骆驼可以用来拉货。一旦放开,价格会下跌,也是便民。只可惜北方放牧的是黄牛,江南迫切需要的水牛依然很罕见。
到了海市与出海,老百姓不懂,一个个缄默不语。但大儒们反对的人更多,远远超过上次议授几个商人爵位之事。商人自己表现同样不是很热烈,对海外的种种不熟悉,虽然也看到听到一些胡人与大食人靠丝绸之路与海运赚了许多钱。然而对大海陌生,怕有风险。又是为新渠筹款的,出的钱少,得不到名额,出的钱多,自己又拿不出。能拿出的又不想谋这个财,居然僵持下来。最主要是看到众儒群情激愤,那个所谓的岛主,只是虚衔,连一个正式的品阶也没有。朝廷又制订了许多框架做了限制,让许多人打退堂鼓了。
询问的人有,有动向的人却是很少。
这让李威感到郁闷。
秋天又深了一分,风一吹,已经听到沙沙的落然见南山后,皆以菊花雅淡。其实本宫不是很赞同,菊绽放在秋天,是他花凋零之时,孤芳自傲,性格泼烈,不能算作雅约。一到了秋天,万物开始凋零,正是冷肃之季,虽然开得芬芳,更不能说是淡然澹泊。”
不知道母亲是随口而说,或是另有所指,或者对陶渊明没有好感,李威应了声:“是。”
“你既然作出这首诗,心情大约不快。其实驭人之道,亦同驭马,一味软弱,便是可欺了。”
武则天语气很柔和,可话音里分明带着浓浓的杀戳之气,话音刚落,四周一片金黄的菊花,都仿佛害怕地低下头去。
然后又说道:“去吧。”
李威云里雾里,不可能母亲喊自己前来,询问几项新政进展,其实不问,想母亲在大明宫估计都清楚地知道了。又不可能与自己谈秋天谈菊花。或者另有所指,想不出来。于是到了傍晚时分,来到狄仁杰府上。老奴端上了茶,李威喝了一口,道:“狄卿,今天孤有一事不明,特来请教。”
没有办法了,想不明白,只好询问狄仁杰。
“臣不敢,殿下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