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动大户名门的什么奶酪,反对的人不多。又经过梁陆二人提议,朝廷已经得到了不少好处,让诸人感受到了。所以李威将种种说出来,这些大臣都再次心动。
刘仁轨问道:“那么殿下,最后一条呢?”
“最后一条,就是铜钱。”
又让大家不解。
李威解释道:“朝廷因为铜不足,只好用布帛代替货币流通。其实大家也知道的,因为铜少,有许多商人将铜化成了铜器出售,反而价更贵。虽时有铜矿发现,铜却一直不足。然而布匹始终是用来穿的,不是用来当钱流通的。即使有足够的铜,它埋藏于地底,始终有限,采完了也就没有了。是不可再生之物。因此,孤有一个想法,用世界之铜铁金银。”
“臣还是不大明白,”薛元超皱了一下眉头说道。
“朝廷在广州设立了市舶司,可广州远在岭南,地势偏远,物产贫瘠。即便如此,广州也因此,冠于岭南诸州,每年为朝廷带领几十万缗税务收益。正是因为有市舶司而。因此,孤想在苏州与泉州再设两个市舶司,将唐朝的出产,售于大食各国,换回各种金属,可以作货币,可以作器具。又能为国家增一些收益。官员经……为政(营字没有说,改成为政)得当,每年还能继续替朝廷增加几十万缗钱的收益。仅此一项,足以让朝廷用来囤积粮食,与扩修两河。有了足够的铜,又等于有了足够的货币,不必再用笨重的布帛,与造成不必的浪费。”
这一番说话,李威用了很大的技巧,不仅说了设常平仓,开挖两河的种种好处,还放在人均耕地减少,百姓生活困窘这个大框架下,即使动作很大,但与这两个命题相比,什么都不是。后面是谋利,然而用了牲畜耕地与缺少铜钱来解释,事实大牲畜是很缺的,否则朝廷都不会接二连三地下诏,不准宰杀耕牛,即使死了,也要经里正检查,才能宰割。铜钱更是紧缺无比,也感到缺少货币的不便,然而都无可奈何。用了这两点,就不仅仅是谋利了。
思付了一下,大家已经有些意许。
但李威补充了一句:“市舶司一开,朝廷只能经营市舶司,不得利用船舶,为了虚名,耀武扬威,出使各个海外小国。”
在苏州与海市与在广州开是两回事的,一旦开放,有长江大运河,带来的收益是惊人的,带来的冲击更是惊人的。因此,他想到了宋明,宋朝特别是南宋航海业十分发达,做得也好,不露山不露水的就支持了国家大量的经济。可是到了明朝,因为郑和下西洋,那不叫占领,不叫贸易,是叫耀武扬威,只要诚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