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没有再说。
梁积寿细细回想着大前年的事。当时朝廷很怒火的,薛仁贵又是主帅,郭待封相辨,因为郭家的底蕴,朝中旧臣拥护得多。但朝廷派出钦差询问,随后两两相贬。似乎……
又问道:“那么为什么又从***流到了象州?”
“只是贬几年,不贬群臣众议如何平息?大非川之事过去,想启用岂是难事。”
“谢过狄司马。”再不明白,不要在朝堂混了。
乐颠颠地找薛仁贵,又是送礼,又是请薛仁贵喝酒。薛仁贵忍无可忍,问道:“梁将军,你想做什么,直接说吧。”
梁积寿将事情经过说了一遍,薛仁贵说道:“梁将军,莫要忘记,薛某还是一介白衣,怎么替你求情。”
“是太子殿下让我求你帮助的,”篡改了一下,不过狄仁杰提拨时,太子确实在一边默不作声,也能称为默许。听到是太子说的,薛仁贵不吭声了。过了半天,说道:“想回京不大可能,一回京无论谁求情,只会遭到贬职流放,与薛某一样。”
“薛将军意思是……”
“在姚州,你与各部关系算是融洽,姚州荒远,又遭到几次战火涂炭,朝廷其他官员皆不会肯来。实际殿下这一次出征,各个有敌意部落皆已平灭,只要不胡作非为,治理十分容易,也容易出政绩。薛某可以替你上书一封,写你的军功,仅于此,作用不会很大。”实际薛仁贵也想启用,不想老死在象州,即便求情,也会顾虑自己,不用明说,梁积寿也明白。因此薛仁贵又说道:“但想留在姚州,不是薛某,要这些蛮僚的各部酋首上书。他们一道上书求情,比薛某管用十倍。”
梁积寿也不大愿意留在姚州,看看那些百姓吧,十户人家,至少有五户人家妻离子散,还是薛仁贵找了一些百姓回来,否则更惨。可无可奈何,只好再次找这些部族的族长们帮忙。但不是找,是命令。不算恶,各部酋长心中也愿意,虽然大胜,依然怕吐蕃人卷土重来,有一员得力的将军驻守,安全有了保障。于是一起上书求情。
有些出忽李威意料,找到梁积寿,说道:“梁将军,你留在姚州,孤不反对,可那个象墓……”
“殿下,臣不会再找了,那个山,”梁积寿摇着头,不堪回首,再有几天转不出来,都怀疑自己能不能跳崖自杀。即使是转出来的,也是运气使然,不是靠本事找出来的。
……
战事结束,大军勿需全部留下,大部押着两万多名,李威上书在各州安抚的战俘,返回中原。这些都是死硬顽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