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仁,是吹笛子(2 / 5)

兴唐 午后方晴 3839 字 2021-06-07

说他不算坏而己,在自己无害的情况下,能帮助一下老百姓,或者国家。但象孔子所说,杀身成仁,万万办不到的。

没有辨解,反问道:“何来此言?”

“太子,那些人虽然可恶,也是受人指使,太子你不应该将他们押到那么远的地方,远离族人与乡土。”

“你不想报仇?”

“我也不知,可看到那些人战死了,我又觉得他们很可怜。更担心以后太子找到我的族人时,也将他们送到那么远的地区。”

“原来如此。这个你倒不用担心,这些人释放不得,但杀之犹过。将他们送到江南各州,未必是不仁。在哪里,只要他们安份守己,至少比在牦牛河畔生活会好。再说远离乡土倒是不假,远离族人倒也未必。南诏各部,当真与中原人是两样?自秦汉起,中原经过多少战乱,又有多少百姓逃离到了南诏避难?现在南诏各部,有多少百姓血脉里没有汉人的血缘?反观中原,有多少胡人涌入,又有多少汉人血脉里没有流淌胡人的血脉。这是一个大融合的过程。非要分成多少多少家,于是时叛时降,战乱不休。如果南诏各部真正融入中原,安心做唐朝的子民,学习唐朝的文化与技术,是不是更幸福些?你不知,外面的世界真的很大。”

说到这里,李威用树棍在地上画着地图道:“这里是唐朝,这里是南诏各部,这里是大食,往南去,还有更大的地区,然后往西,这里是大秦,往西去又有国家,还有隔着大海,依然有大地。看一看,南诏在上面能不能找得到?想要更好,南诏、吐蕃、突厥,我们汉人,不分你我,融合起来,成为一家人,没有了战乱,没有了分岐,这才是真正的大仁。否则,将来总有其他与我们不沾任何血缘的国家崛起,到时候,不但是你们南诏,也是我们汉人的苦难。”

其实说了这些,李威是有意的。眼前这个少女,或者少妇很是聪明,又知书达礼,还有很好的智慧,让李威感到怜惜。

王妃儿低头沉思。

李威又说道:“仁,是吹笛子。”

王妃儿愕然。

“比如吹笛子,想来你也有感受。为什么你吹得一般?”

王妃儿也不生气,不解地看着李威。

“因为你没有用心,没有用心去学习,没有用心去吹,所以不能技艺高超。仁,也是如此。不是你吹出一首欢快的曲子,就是欢快的,不是你吹出一首忧伤的曲子,就能忧伤的。虽然吹对了曲调,听者却不会有你曲调的感受。仁也是如此,不用心,做一些表面工作,例如孤让士兵协助一些百姓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