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狄公大义 洛阳品鉴(4 / 5)

兴唐 午后方晴 3690 字 2021-06-07

了身体。

虽然不高兴,总是自己的儿子,总是要继承自己的基业!这一点李治还能分得清的。

“那么魏元忠呢?”

“此人是宋州人氏,很有才华,只是持才狂傲,虽然志气倜偿,得罪的人却很多,因此累年不迁。不过此人也不以为意。京城中还有他一个传说。他在东都时,购买了一处鬼宅,刚居住时,怪事连连。家中女仆看到一个老猿在帮着烧火做饭,女仆吓得连忙禀报他,他不慌不忙地说,看来老猿也可怜我缺少人手,替我做饭,这是好事啊。有一次读书感到口渴,唤家人上茶,许久没有回应,这时,他家中养的一只狗却一路小跑的,将家人寻到后,连叫带咬地将家人带回家中。魏元忠大喜道,这真是一只孝顺的狗啊,还能替我办事呢。还有一次,他在书房,一群老鼠向他排队拱手行礼,魏元忠道,你们是饿着,向某讨食吧?老鼠点头,于是他将家中食品拿出来让老鼠饱餐一顿。每到夜晚,就有夜枭(猫头鹰)在他屋顶上凄叫,家人非常忌惮,要用弹弓射杀他。让魏元忠制止了,说,夜枭白天看不到东西,所以夜晚出来觅食,它也是天地养的生命,怎么能不让它们生存呢?于是一段时间后,魏宅再没有怪事发生了。”

此事一大半倒是真的,只不过一传言,就变得妖异了。

李治听得津津有味,听完了,道:“此人胆大!”

回了回神,越有兴趣了,问:“那么剩下这两人呢?”

“这两人也有意思。姚元崇父亲姚懿,在任硖石县令时,曾与魏元忠有过来往。但此人少年时,却喜武厌文。父亲多次让他到京城游学,又写信嘱咐魏元忠。然而姚元崇不听。后来姚懿任嶲州都督,去年病故,其人随母迁回汝州母亲娘家居住。然而此人整天却在汝州广成泽,与一群少年厮混。但说来却与周处十分相似,大儒张憬藏游学路过广成,落脚姚家,看到姚元崇,见他气宇轩昂,眼神灵气,可交谈时却发现姚元崇知识贫乏,文理欠缺。于是苦劝了一回,竟然劝通了。自此发奋读书。今年又持着昔日父亲的信函,来到京城,找到了魏元忠。不成想,却成了太子的对话。”

“哦,是有意思了。再说后面一个人。”

“西门翀出身倒是寒酸,父母还是一个佃农,可是此人自幼就喜欢读书。主家十分喜欢,将女儿订亲于他,可是主母却不乐意。于是此人一气之下,跑到京城游学,以图一个好功名,光明正大的将主家女迎娶回去。唉,也是机缘好。”

如果不是遇到了姚元崇,那么纵然有才学,一个佃农弟子,也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