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举就包括举孝廉,试想连曹孟德这样的道德败坏混混都是孝廉,更不用说他人了。征辟则是找些有名望的人来当官,不过这个谁有名望,谁没有名望,却是个太主观的东西,古代要炒作一件事情太容易了,连后世创造出吃人理论的孔融四岁的时候就知道让梨了,确实让人莫名惊诧!察举和征辟的后果,就是被举、被辟的人成为举主、府主的门生、故吏。
门生、故吏为了利禄,甚至不惜谄附、贿赂以求固结。大官僚与自己的门生、故吏结成集团,以增加自己的政治力量。东汉后期的士大夫中,形成了一些累世公卿的家族。这些人都是最大的地主,而且世居高位,门生、故吏遍于天下,因而又是士大夫的领袖。当政的外戚、宦官都要同他们联结、周旋。门阀大族在本州、本郡的势力更具有垄断性,实际上统治了这些州郡。
这些门阀利用手中的权势,上则挤占皇权,下则强占民产,这样大部分社会财富逐渐的聚集到了少数门阀的手中,造成了社会极其悬—顶—点—小说殊的贫富不均。如此,皇权一方则利用外戚、宦官来发动党锢之祸,打压士族门阀,进行反击。而民众一方则开始呼啸山林,揭竿而起,反抗暴政。同时,这些士大夫为了迫使皇权屈服,有意纵容农民起义,希望借助这些起义来恐吓皇族,因为农民起义反抗的对象却是皇帝,而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门阀豪族,因为农民一直以为剥削他们的就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啊!
其实一个皇帝再能吃,能吃下山珍海味呢,一个皇帝再贪婪,他能够数的完多少钱币呢?并且这些门阀此时羽翼已丰,他们在镇压起义过程中攫取军权,抢劫民产,抢劫民脂民膏,勒索国库,造成国力下降。当然,最终他们的算盘确实打响了,皇权极大的削弱,大汉的根基彻底的动摇,国力衰弱到了极点,那些野心家门也逐渐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军阀,各州郡也不再缴纳钱粮,存在了400年的大汉王朝最终分崩离析。
那些野心家混战的结果,最终不过是汉朝的人口从6000万下降到600余万,而后是百年的五胡乱中华,期间汉人几乎亡族灭种,即使到了现代,纯种的汉人也不多了。笔者每想到此,都是黯然长叹,汉人何其聪明也!却还是屡屡的犯这样的错误,汉末五胡乱华如此,宋末金人、蒙人入侵如此,明末满人入侵如此,清末万国殖民更是如此,民国日人殖民也是这样!中华民族的寓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稚子也能理解,而那些聪明的当权者难道不懂?说起来都是贪婪惹的祸啊!作为当代的当政者,确实应该引以为戒,财富岂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