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不在船坞建造了,成本高,效益不好。那时候中国作为造船第一大国,随便找个沙滩,都能造船,几个挤公交车的哥们都说我们合计合计建个船厂(真事,笔者亲身经历)!以前非常神秘高科技的造船行业,突然就变成了农民工为农民工打造的行业!以前建一条万吨船,新闻联播都要吹嘘好多天,现在一个滩涂都随随便便造出个8万吨的船,无压力。他们都不是采用船坞造船,要知道随便一个船坞,造价就是几千万甚至几个亿,而且挖船坞需要大量时间,而船台(沙滩、滩涂造船勉强算是船台造船)造船只要有块场地(滩涂、沙地都可以),最好有点小坡度(没有也行),就能造船一艘船来。所以唐秀想做的事情就是,船坞没有图纸是造不了,但是造个船台是不是可行呢?什么事情,需要尝试一下,不尝试一下是不行的了!
所以,唐秀找了个坡度相对平滑些的海边,开始填堆土堆,准备建造一个斜的船台,船台总共就20米左右长,3米宽。通过乾坤镯转移土堆,倒也是一天也就完成了斜船台的堆垒,浇上水,待水渗入土层,表面稍干后,用加工出巨大的石碾子进行反复碾压,一个斜率不是很大的平台倒是建立了起来。
有了平台,唐秀又叫来两个木工,十来个其他劳力帮忙。大伙听说是准备造船,都是兴奋异常,认为是领主在为他们着想,帮助他们回到陆地。唐秀回忆现代造船通常采用焊接把不同的板材连接成船,这是木头船,肯定不能焊接了,即使能焊接也要有电,有焊机才可以啊;古代中国造木船一般采用木钉拼接板材、钉锔加固、捻料填塞等,国外也有采用巨型龙骨,肋骨固定,甚至搭接连接方法;而近代采用铆接连接成船。总归总结古今造船,除非是独木舟,其他都是把多块板材给拼接成一个壳状容器,保证该容器不漏水就ok了。
现在是木头船,采用什么方法建造呢?单讲主船体,古代中国木船,采用有锹钉、铁锔、铲钉、蚂蟥钉等,使复杂的木结构可以轻而易举地通过各种船钉拼合、挂锔、加固在一起,不至于“散架”,多加水密隔舱,优点是抗沉性好,线性光顺,空船较轻,载重量大,缺点是工艺繁琐,整体强度和局部强度都不高,而且因为水密舱缘故,货物重心较高,不利于船舶稳性,往往需要压舱石,变相减少了载货量。国外船舶,巨型龙骨,肋骨固定倒是结实,制作也不是那么繁琐,不过比较笨重,材料要求高,且需要长时间的准备材料,可以借鉴;还有些船采用铆接连接,造成船舶表面不光顺,水中阻力较大。
综合起来,唐秀决定还是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