缎广受欢迎。
当然在现代深知商业秘密重要性的张绣亦做了很多防范,先让商人们合作出钱组建数家绸缎坊,以出钱多少占份额,享受收益,而后出钱请女工来做仿织,最后拿到市面上销售。至于如何销售如何请女工。等张绣并不过问,他只是负责派人看守新型的织绫机,不让各地世家和诸侯知道而已。
张绣此举不论有心还是无意,却是让雇佣关系提前在中国历史出现了。并且让商人们享受到其中好处。三郡的其余各行业商人,有能力的亦仿照此举雇佣一些女工或是闲汉做工,使得三郡各地形成大大小的手工作坊,虽然数量很但火种已经点燃了。
除却仿织由于马均改进织绫机使的三郡出产的绢帛、绸缎大受欢迎之外,茶叶这种新产品亦受到各地世家的欢迎,特别是由于各地世家都是文士出身,对于茶这种味甘甜,可宁静心神的饮料更是趋之若骜,而又由于茶并不是太适合于三郡之的栽种,要供给三郡重要官员使用之后剩余的才会拿到市面上销售,使得茶竟然卖到百金一两的程度,可见各地世家士人对茶的喜爱程度。
由于绸缎以及茶的出现,张绣亦因应对商业进行了整顿。先就是将以前一些与商业有关的税收全部归并为一项商税,使得商人纳税简单多了,而收税的官吏亦方便了不少,此举无论是商人还是官吏都是较好称赞,当然也只有三郡这些廉洁的官吏才会称赞,如果是其余各地贪污严重的官吏,张绣此举可谓使得他们不能再层层盘录,不反已经很好了。更不用说交口称赞。
张绣见到此时的宛城与自己初掌之时相比,可谓天渊之别,宛城本就处于大汉东西以及南北的交汇点。特别是洛阳被董卓火烧之后,离洛阳甚近的宛城就成了大汉中心最繁华的城市,再加上三郡出产的特产张绣指点只能在宛城出售,更使得现在宛城的繁华直追当日之洛阳,与现在的都长每日笼罩于战争之中相比,繁华的宛城仿佛更似整个大汉的都。
张绣行走在街道之上,路过一些小商铺就买了些小巧物品以及饰。还有一些小孩儿喜欢的玩具准备送给两位娇妻和儿子张泉还有堂妹。
正当张绣准备到宛城最大的茶馆坐一下的时候,旁边胡车儿忽然来到张绣旁边小声说道:“主公,贾先生还有法先生说有急事禀报,请主公皿府。”张绣听得,奇道:“嗯?文和有没有说是何事?”
胡车儿答道:“贾先生说是关中有变。”
张绣一听,喜道:“太好了。终于有事可做了。”
胡车儿听得,一阵愕然,他身为张绣亲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