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蒲圾津渡河。
蒲板津,又一重要关隘名蒲津关,武帝时更名临晋关,春秋时期就是秦晋两个大国之间的重要关隘。只要过了蒲圾津,大军就可以直入河东、河内再北攻河北,高祖时就曾从此关过而入河内,可以说这里也是司隶的重要门户。
本来华雄驻守河东,军队就分别主要屯驻在箕关、临晋关和河东治所安邑三弟,现在华雄被调走,河东虽然仍有军队驻守,但是却缺乏了大将指挥,整个河东约有一万大军。分驻三地,临晋关和箕关分别驻防有三千兵卒,安邑则有四千,另外洛阳有步卒五千和精锐的血刃营,弘农郡则有负责看押屯田降卒的五千军队。大军虽然不少,但却没有一个能拿得出手指挥的大将,特别是河东。几乎处于无将状态。
杨秋大军从左冯瑚治所高陵出。除了大军之外,杨秋还让民夫运送之前收集起来的船只,以供大军过河。临晋关上虽然有三千兵卒防守。但杨秋这一段时间以来不住派探子打探情况,几乎将临晋关的里里外外都摸得清清楚楚,只动了一次强攻,就将临晋关拿下,大军从蒲扳津渡过黄河,攻入河东郡中。杨秋大军攻入河东之后,一面派人在蒲圾津东西两岸都设下大塞,以为防守张绣大军的反扑,一面又让大军进入河东腹地攻略各县。
韩遂大军入寇河东的消息很快就传到安邑。河东郡承大惊,根本不敢派兵出击,只让大军加强安邑的防守,而后一面派人传书到洛阳、弘农、河内三地,通知此情况并请求援兵。
身在洛阳的杜畿接到消息之后自然大惊失色,他可是知道,如若河东失守,那么司隶各处就会完全暴露在韩遂的兵锋之下,到时司隶就危矣。于是杜畿一面派人将情况传讯到长安和前线的张绣,就连南阳也没有漏掉,如若河东失守,司隶是当其冲,以司隶的兵力,很难完全防御韩遂大军的进攻,到时南阳亦有危险,杜畿不得不早作准备。
同时杜畿又下令留守在洛阳的五千兵卒和血刃营做好准备,随时会出安救援河东。现在杜畿愁的不是兵力,有五千兵卒和血刃营,还有安邑的守军,兵力上并无问题,他愁的乃是无人领兵。
正在杜畿愁眉不展,在大厅前不住来回踱步的时候,外面有管家来报道:“禀报老爷,弘农韩太守和河内孟太守派来信使在外求见
杜畿听得,连忙说道:“快传。”
未几,韩浩的心腹和孟达的心腹都来到厅前,向杜畿行了一礼,杜畿顾不得许多,连忙问道:“元嗣和子度派你们来有何事?”
两人互相看了一眼,杜畿以目视孟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