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文放下手中的毛笔,然后对着何天赐正色的说道:“通过我最近在刘家堡的观察,你种豆子的计划是不错的,如果明年发动九台的百姓都种大豆,在九台也引进一批榨油机,这样我们就能控制九台的大豆市场,这样收益也能增长一番。”
东北大豆是春大豆,这和黄河、长江流域的夏大豆不同,所以在5月份之后就无法种植,
“我认为我我们现在的问题就是,东北的原产大豆产量不高,而且还容易生病,不如引进美国良种大豆,这样一来能扩大产量,二来也能减少病害。”
何天赐听完之后,微微点头,哈哈大笑道:“好注意,雅轩兄,果然有想法,以后这种事情你在李恩义那边做个申请就可以直接采购设备,没有必要和我说了,放心的干吧!”
不过东北大豆是春大豆,这和黄河、长江流域的夏大豆不同,所以在5月份之后就无法种植,要不然听了张传文的想法后,自己现在就要在东北大量推动种植大豆的计划了。
此时的大豆就是黄金,可是值钱的东西。
国际市场的大豆价格通常在每吨40英镑左右,比小麦价格高出2.3倍,这种价格差取决于很多因素,直到21世纪也保持着这种价差。
在晚清民国时期的东北,春小麦的亩产量和春大豆的亩产量相差并不大,前者亩产在150斤至400斤之间(清制,596克),后者亩产在120斤至250斤之间,因为在种植技术上的差距相对20世纪后期更大,既有小麦亩产600斤这样的例子,也有亩产不足百个甚至更低的情况。
在种植技术差距不大的情况下,特别是对技术水平普遍都较高的地主和富农而言,种大豆所能得到的收益会好很多,也更稳定,还能换来对中国而言非常重要的外汇。
正如我们所知道的菜篮子工程一样,对于大豆、花生、蔬菜这种经济类种植物,决定利润的通常不是产量,而是稳定的销路和低廉的运输成本。
随着曰本生丝产业和印度茶叶的迅速发展,中国能够换取外汇,能够让白银、黄金流入国内的支柱产业已经非常之少,全国各地几乎都是以外汇流出和贸易逆差为主流,唯独东北在此后几十年间一直保持着外汇流入的顺差,这是东北经济在民国时期快速发展的最主要的原因,也是曰治时期,满洲国迅速工业化的根本。
在鼎盛时期,也就是曰治之时,东北大豆每年出口三百万吨,在全球国际大豆市场曾经雄踞80%的市场份额。
现在就算是想要重新将中国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