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此章无名(3 / 4)

疼吗?”

杨明将自己袖子捋,道:“早就不疼了。”郭靖忙凑上前看。只是那伤是好几年前的了,杨明易筋神功有成,现在那里还能看得见踪迹?郭靖道:“不疼就好,不疼就好。”又道:“当年你柯公公那一杖也不是有意的,打下之后,他也十分后悔。现在还常自叹息。你能原谅他么?”杨明素知郭靖不会说慌,他如是说,那柯镇恶定然真的是十分后悔了,说道:“郭伯伯你既然如此说了,侄儿也不隐瞒了。要说以前,侄儿确实不会原谅柯公公,断臂之痛刻骨铭心,谁能这般轻易忘却?只是现在也已经过了这么多年,侄儿也因断臂之事上了少林寺,学了一身的武艺。如此一想,自然也就不会再怪罪柯公公了。”郭靖老怀欣慰,连道:“如此,真是太好了,真是太好了。”

郭靖让着杨明睡里面,自己挤在外面。郭靖道:“明儿,眼前强虏压境,大宋天下当真是危如累卵。襄阳是大宋半壁江山的屏障,此城若失,只怕我大宋千万百姓便尽为蒙古人的奴隶了。我亲眼见过蒙古人残杀异族的惨状,真是令人血为之沸。”杨明听到这里,想起途中蒙古兵将施虐行暴诸般可怖可恨的情景,也不禁咬得牙关格格作声,满腔愤怒,道:“郭伯伯所说,侄儿业已清楚。一路行来,见老弱妇孺无数,皆是逃蒙古兵难。食不裹腹,衣不遮体。或易子而食,或吞事观音土。又见蒙古士兵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侄儿恨不能将这些蒙古人杀个精光。这才解恨。”

郭靖道:“话虽如此,但蒙古人也并非全是坏人。诶,这也怨不得别人,大宋历来重文轻武,积弱已久,这才遭得四面强敌怀伺,窥我汉人江山。”又道:“我辈练功学武,所为何事?行侠仗义、济人困厄固然乃是本份,但这只是侠之小者。江湖上所以尊称我一声『郭大侠』,实因敬我为国为民、奋不顾身的助守襄阳。然我才力有限,不能为民解困,实在愧当『大侠』两字。你聪明智慧过我十倍,将来成就定然远胜于我,这是不消说的。只盼你心头牢牢记着『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八个字,日后名扬天下,成为受万民敬仰的真正大侠。”

杨明虽然早就已经知道郭靖会有这一番言辞,但现下听来,其语气诚挚恳切,令人闻之动容,不禁肃然起敬。杨明不自禁地吟道:“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