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集,他们的吃住玩乐都要有人照应,这便给商人发财提供了机会,许多青楼、酒楼、茶馆、小吃应运而生,而贡院边上的秦淮河,也因为这些设施而变得妩媚动人,形成“浆声灯影连十里,歌女花船戏浊波”的繁华景象。
中国的士子与青楼有不解之缘,从古至今,关于才子与佳人的风流韵事便经久不息。从唐代开始,参加科举几乎是士子求取功名的惟一选择,一旦高中进士,便意味着锦绣前程,因而需要庆祝,而向钟情的jì女写情诗,炫耀才华,是当时人们津津乐道的一件雅事。对于大部分士子来说,面对科考失意,无奈之下,“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此时,醇酒佳人,又成为减轻他们落榜痛苦的安慰剂,所谓“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是也!
提到jì院和贡院,那么皇帝会不会支持呢?这里就不得不说我们的大明铁腕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其实岳峰一直以来都非常喜欢这个皇帝。在朱元璋的铁腕政策下,士子与青楼的关系变得非常紧张。洪武初年,朱元璋建都金陵,在秦淮河畔设置jì院,称大院,朱元璋亲自为大院题写对联,作piáod娼的动员报告。
他的上联是:此地有佳山佳水,佳风佳月,更兼有佳人佳事,添千秋佳话。
下联是:世间多痴男痴女,痴心痴梦,况复多痴情痴意,是几辈痴人。
这对联写的是多好呀,山水中的风花雪月都传为千秋佳话才引的世间的痴男痴女尽享释放着自己的情意成就一代一代的痴人。
皇帝劝piáo,倒也新鲜,只不过,皇帝劝piáo的对象是“商贾之士”这样的大款,美其名曰为国家增加税收。只不过,皇帝的好意商人并不领情,反倒是引得一帮官员人趋之若骛,以致每天下朝之后,武百官第一件事就是到青楼报到,形成一片百官争piáo的“壮观”景象。
如此一来,官员每天的公务变成了谈piáo论经,哪还有心思放在政事上?一向勤政的朱元璋自然非常不满,为此下达了严厉的法令:“凡官吏宿娼者,杖六十,媒合人减一等,若官员子孙宿娼者罪亦如之”。这样的法令不可谓不严,但依然挡不住百官向青楼前赴后继的的勇气,朱皇帝夫奈之下,国家税收也不要了,下令撤销国营jì院,希望就此将官员士子的恶习压制下去。然而结果却令朱皇帝大失所望,国营jì院停办,私营jì院却如雨后chūn笋冒了出来,秦淮风月一时呈欣欣向荣之势。
在岳峰现在所在的嘉靖年间私营jì院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相当成熟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