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争的烽烟总算是渐渐的平息了下去。[燃^文^书库][www].[774][buy].[com]虽然还不知道他究竟会在什么时候冒起,但想来也不是什么非常快的事情,至少还需要过个几年吧。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争夺天下的三家在这几年里已是打得有些筋疲力竭了,他们都无力再打下去,只能选择歇战。这一点即使在发生了李晟施计夺取凉州之后也没有任何改变。吃了大亏的曹操,不是不想报仇,而是他暂时没有了报仇的实力。
在刚刚过去的数年征战之,刘备被灭了,孙权被吓破了胆、曹操被断掉了一臂,而最为出彩的李晟则是打得累了。除去已经被消灭的刘备不谈,只说这天下最后剩下的三个诸侯,其的关系自然是最为奇妙且错综复杂的。
从表面上来看,为了对抗北方曹操的威胁,南方的两家再一次组成了联盟。而且在李晟那强大的航海舰队面前,联盟成了完全以李晟为主导的联盟,孙权名义上是李晟的盟友,但在旁人看来他似乎成了李晟的附庸。在李晟舰队的武力之下,整个江东的市场向李晟打开,益州的人在这儿按照正规的程序大肆采购原材料,并将之运回益州进行生产,而后将生产出来的产品返销会江东。一时间,长江之上船来船往,倒是一派和谐的景象。
不过这样的和谐终究只是表面上的,孙权在明面上向李晟服软的同时,在暗地里继续的和曹操有所往来。正如贾诩对曹操所说的那样,李晟的势力发展了壮大了,江东的孙权必然不喜。他借着每年去许昌朝拜的机会,派出了使者悄悄的开始试探臣服于曹操的问题。当然这臣服也只是说说而已,真正的臣服是孙权不可能的答应的,他所谋求的不过是臣服名义之下的联合罢了。
一两次的使者会面,当然不会有什么结果,对于早已吃了情报方面滞后之亏的曹操和孙权对这明面上的暗地里还是不怎么上心。事实上双方的之间关于联合的会谈确实在进行着,只是这进行不是在万众举目的许昌,而是在庐江的舒城举行。在他们想来,有了许昌那边的动静作为幌,在舒城的会谈应该是没什么人知道的。这也是真实的情况,无论是曹操那边还是孙权那边知晓这次的谈判的也就那么四五个人罢了。
由于知道自己吃亏就吃亏在这么一个知字上,曹操和孙权两边都不约而同的加强了自己情报机构方面的建设。虽然他们都由于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还没有办法做到类似于李晟那般的分门别类,运用了个有效的保密传输手段,并与当地的地头蛇紧密的链接在一起,但在加大了投资和增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