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立法论政(4 / 9)

我意三国 易飘零 8368 字 2021-06-07

汉初的立国思想是道家的“无为而治”,后来到了武帝变成儒家的那一套“有为而治”,但无论是汉初的无为,还是汉武之后有为,或是汉以后千百年来的治国纲领,都讲究的是一个粗字。也就是说政府对国家的管理是很粗狂的,大多只负责一些大概的东西,却没有真正做到具体的事情上。难怪后来会有人说:“如果一个人连官也不会当的话,那这个人可谓是连废物也不如的了。”——因为当官根本就没多少事情可做嘛!

见众人如此惊讶的模样,李晟轻轻的摇了摇头,开口说道:“治理国家并不是一箭粗糙的只需要略略的做一些征税、劝农、断案之类的活便可以的。百姓生活于世间,可谓世上最苦之人,我们这些上位者,既然呆在这个上位之上,我们就必须利用自己所赋予的权利去为百姓去苦。简单的说,这是一个相互承担权利和义务的问题:国家有接受百姓上缴之税收的权利,有必须为百姓提高生活,让百姓过得更好的并保护百姓生命财产不受威胁破坏的义务;而百姓在拥有接受国家所提供的一系列服务的权利的同时,而拥有缴纳税贡,承担兵民之役,保卫国家。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这义务和权利是相对的,你享受什么,就必须付出什么。在这么一个大前提之下,你们这些官员所做的事情就必须十分细致了,你们必须替百姓着想,以收拢百姓的民心。从古至今,我没有听说过不得民心而得到天下的事情。”

“这……我持保留意见。”被李晟的这一通话语说得有些头昏脑胀不已的蒯越在肖想了好半天之后,最终才迫出了这么一句。尽管他也清楚李晟所说的那些是很有道理的,但他还是觉得这和自己以前所接受的道理很是不同:国家、官员就是要接受百姓的税收,从百姓身上获得自己的利益,这是古来就如此的,虽有所谓民重君轻的话,但谁都知道这话也就是表面上所说而已的事情,在实际上没有人会真把这件事当真。是以,主公眼下竟然把民和君摆在了相等的位置上,并打算彻底的贯彻这个理论,自然将他们吓得有些不清了。

“主公……莫忘了君臣纲常啊。”蒯越最后也只好小声的这样提醒李晟。

“君臣纲常?我可没有忘记。只是我觉得这国家的利益、官员的利益、世家的利益和百姓的利益未必就不能有一定的统一。就像是大家一起分饼一般,若你的饼做得小了,哪怕你一个人独吞也没什么意思,但若是你把饼做得极大,那么你即使和他人一通分享,所得的只怕也比自己拿小饼要来得多。节俭固然重要,但比节俭更重要的是开源。什么‘民之利有定,余者不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