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起义是被归到农民起义一边去的,而农民起义有大都算好的,有的都只有比较正面的教育,所以他对黄巾军也没有太多的反感。
虽然明白现在的黄巾军干得很多都是一些不光彩的事情,但也只认为他们都是为了生存,对于屠村的事情他并没有想过会发生。在他的记忆中屠杀的举动似乎也只有像“曹操”那样个性刚强的军阀才做得出来,而黄巾军他们原来不就是出身于农民吗?
然而今日得到的消息却完全出乎李晟的预料。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些人竟然会作出这样的事情。
“是真实的历史和我们所知的不同,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李晟疑惑着迅速的返回了西阳县城的大厅。
片刻之后,立于县衙对门的鼓楼响起了咚咚的鼓声。这巨大而庄严的声音迅速在这方圆十里的县城上空回荡起来。一声声重重的传播开去,让每个军人、每个衙役、每个官员心中都不由自主的为之一颠:“莫非发生了什么大事?”
下头的人慌慌的,而他们的上司却连忙朝县衙的大厅赶去。这是西阳城召集官员紧急议事的鼓声,除非你不在西阳城,否则鼓声三通过后你还没感到县衙的大堂,那你就等着接受杖责吧。
虽说是刑不上大夫,但眼下西阳县的县令是李晟,他早在接管西阳的那天就宣布:“西阳现在混乱初平,正值非常之时,需以军法治县。”的命令。由于军队在李晟的掌管之下,对于这样的命令,那些还存活下来的老夫子们虽然十分的不快,但也没有多少人敢明着反对他。这军管的条例便在众人中偶尔有几个不甘愿的家伙的嘟囔下,顺利的实施了。
大异于常理的条例实施自然不是什么一帆风顺的事情,起先自然也有不少人不把这条例当作一回事而违反它。然而在李晟那决不容情的执法之下,这些违反的人无论地位如何一律按照条例上的规定被施以杖责。虽然李晟所规定的杖责数并不大,最多也不过二十板,但对这些自视甚高的文人官员而言却是让他们难堪不已的。几次下来,大家都已经有些畏惧这军管的条例了,没有人敢把上头的事情不当作一回事。
一通鼓下,离县衙最近的几个部门的管事已经到达了大堂。
两通鼓落,城外军营里的军官也已经赶到了。
三通鼓毕,西阳县的大堂里早已是人头满满而聚,各个大小主事官员、将领参军无一人落下。
鼓声渐渐的逝去,李晟一脸严肃的坐在县衙的大堂上,把脸绷得紧紧的,冷冷的看着下面的众人。大堂里一片寂静,众人看到连平日里和蔼可亲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