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世说新语?德行》
——
其实,试问谁人看到富贵的黄金,看到华丽的仪仗能真的不为所动,华歆之举一点也不虚伪做作,只是表现人的真性情,即使人心某一刹那的贪嗔痴也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是用一份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而不是扼杀一切感受。
白楚峰那时觉管宁像个书呆子,今天也是。
“根矩先生是否与太史子义很熟?”
白楚峰突然这样一问,众人有感到一阵好奇,他就解释道:“半年前刘玄德领平原部曲前往北海解围,那时候是太史子义单枪匹马突围求救,我是相当佩服。后来又听庄上的门客说被根矩先生救助的刘政,就是由太史子义护送回青州的,希望通过先生结识一位英雄。”
“哈哈!此事容易,但将军不必求我!”
邴原的话让白楚峰感到十分矛盾,却见对方手指正向着管承。
邴原才说:“伯诚与子义同郡,当初也是伯诚推荐子义护送刘政,此事于伯诚而言只是区区小事。”
“那么,伯诚可否马上修书一封,劝子义跟随刘玄德……我怕玄德眼下的名望不足以挽留他!”白楚峰马上催促管承。
“也好,毕竟孔北海对子义之母甚好,只怕子义会从其母之言听命于孔北海!”管承也说。
而此时邴原反而笑了起来:“无须担心,我认为太史慈子义也是个明白人,当解北海之围已算报了恩,从此就与孔文举两不相干,你们尽可放心。”
听罢邴原如此评价孔融,白楚峰和管承都面带疑惑,王烈就说:“只因根矩也拒绝过孔文举。”
“正是,孔文举空有爱才之名,却无礼贤之心,当年他也征召我,我看他也非成大事之人,所以,最后我宁愿选择与彦方先生一起过来辽东。”邴原补充说道。
白楚峰其实也没有将二人的话放在心上,因为他也知道太史慈是不会加入孔融麾下的,但若要眼前有希望,必须快,幸而因为有管承。
“伯诚,能遇到你,是上天对我的好!”
————
“你喜欢这里吗?”
“喜欢啊!这里虽然人不少,但谁都安于平静,每天早上听到朗朗书声,虽然我不知道这些经书到底在说什么道理,但感觉就像暮鼓晨钟一样,超世脱俗。”
“看来你也应该属于这里,过宁静的生活!”
“难道你不想过这种生活吗?”
“想,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