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植却执意要把这把剑送给白楚峰,说是对白楚峰一见如故,而且自己年事已高,剑在他手中只会令其失去剑所应该有的作用。
白楚峰当然也拗不过卢植,有些开心也有些不好意思地半推半就地接过了卢植的佩剑,卢植也告诉白楚峰这把剑有一个名字——碧玉剑。
而时常到居肃探望卢植时,白楚峰也知道了这柄剑的背后,有这么一段故事:
卢植这把剑本来是属于他的老师是马融,而马融老师乃是东汉汉安帝时期著名的儒家家,经学家。
马融人美辞貌,有俊才,在汉桓帝时,外任南郡太守,因忤大将军梁冀,遭诬陷,免官,髡徙朔方。后得赦,复拜议郎,重在东观著述,以病辞官,居家教授。他达生任性,不太注重儒者节操,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庭授徒以学术,后_列女以寻乐。
卢植就在那时候开始师从马融。
马融的可谓风流儒术,而卢植的儒学能通古今学,但好研精而不守章句正是因为受到马融的影响。而且马融死于延熹九年(公元166年),时年八十七岁,可谓越风流越长命。
碧玉剑的碧玉其实是一个人,是马融的妻子。
既然提到马融的妻子,如此,我们又要追溯到马融的老师挚恂那里去了!(是不是很烦呢?哈哈……)
马融年少时曾经求学于挚恂。挚恂博学多才,娴于文辞,常隐居在京兆附近的南山深处。在东汉顺帝永和年间(136~140),公卿们举荐挚恂,公车征召,挚恂推辞不应;大将军窦武举荐挚恂为贤良,挚恂也不受,连白楚峰也觉得他是很牛叉逼。
马融的妻子碧玉就是挚恂的女儿。
当时在挚恂众多学生之中马融并不是特别优秀的一个,虽然其天资聪敏,但却也因此自恃而不刻苦学习,而这一切都被一直关心马融的碧玉所看在眼里,碧玉心中可谓一个恨铁不成钢。
碧玉为了一挫马融的傲气,激起他的奋斗心,便提出要与马融比试学问,两人便来到挚恂面前,要求挚恂提出问题。
结果挚恂一连三个问题马融都答不出来。
一气之下,马融独自一人来到仙游寺旁,劈石筑室,发奋读书。几易寒暑,研究了谱子百家经典。从此,才思更加敏捷,写起文章妙笔生花,成了名噪一时的通儒。
马融终有所成,老师的千金碧玉也很顺利地下嫁于他。后来得知妻子当初的一片苦心,马融对碧玉感激流涕,并在京兆找到当时的铸剑大师为其铸造了一柄宝剑——碧玉剑。
后马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