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大漠孤臣 归心不死(1 / 4)

?据《汉书》记载苏武的父亲苏建,因为战功被封为平陵侯,任代郡太守,兄弟三人苏嘉、苏武、苏贤因为父亲的职位先后都被保举做了郎官,也就是内部照顾参加了工作。苏武和李陵都是出自将侯之家,用现在的话说都是高干子弟出生,机关大院长大的一帮孩子。苏武任郎官职属皇帝的近侍,通俗一点儿就是首长身边的工作人员。他和当初任侍中建章监的李陵都是有机会和皇帝经常接触的近臣。所以他们和汉武帝的关系和朝廷其他大臣相比不仅仅是简单的君臣关系,由于朝夕相处可能已建立了深厚的特殊感情。两人同为将门之后又都是汉武帝信任和赏识的近臣,而且都是大汉帝国的青年俊杰,彼此无论从性格和人品更有许多有相似之处,于是他们在先前同朝为官的时候就结下了兄弟之情挚友之谊。然而世事弄人,如今两人却要在异国他乡,背负不同的身份和情感来彼此尴尬地面对,实在让人感慨万千!想当年他们都意气风发志向远大,都有一腔抗击匈奴忠君报国的热血和豪气。

苏武是怎样来到匈奴的啦?不少人都知道他是作为汉帝国的使臣到的匈奴。然而查阅此段历史我却发觉一个奇怪的想象,当时的国际惯例和我们现在的完全不一样。现在两国交战之前,双方首先要做的就是断绝外交关系,紧接着就是撤侨、撤离彼此使领馆的外交人员。而两千多年前的情形着实让人费解,汉朝和匈奴两国一边拼得你死我活,一边又向对方境内不断地一批接一批地派出使团,据史记载双方先后都向对方派出过几十批外交人员,结果都被对方扣下。这些使团其实都只有一个任务,就是刺探对方的情报(那时候空中没有间谍卫星)。双方都乐此不疲地这样做,不清楚是否大家都在利用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这一国际法的漏洞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啦,事实证明这种做法是很低效和搞笑的。由于彼此都知道对方的底,所以这些人来了以后很快都被当作人质关了起来,他们唯一可以了解到的就是敌人这边天天都吃了什么。过一段时间后,如果大家觉得这种游戏玩腻了,双方人质就进行交换。无聊吧,是不是政治有时候也很幼稚。汉元元年且靼侯单于继位,他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想暂停和汉朝的交战,于是示好说:“汉朝皇帝是我的长辈。”并且把先前扣留的汉朝使团郭吉、路充国等十几批人员放回。于是汉武帝也做出了相应的反应还对其做法大为赞赏,同时答应放回扣留的匈奴使臣及随行人员,并由苏武护送回国。汉武帝很清楚这只是匈奴人的缓兵之计,等他们准备好了一定会卷土重来的。所以苏武护送是假,真正的任务还是刺探对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