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一流的人不著书(2 / 3)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佛家的世界观是成住坏空、无始无终。

世界从生成到灭亡,然后继续新的循环,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这与现代社会的常识、科学的世界观,完全一致,所以,段章选择了佛家的理论。

当然,段章心中,对基督教没有一点轻视之意。他只是觉得自己要修炼,你没有我想要的东西,所以只能把你的学说,当作辅导参考教材,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上面。

比如十二使徒之一,约翰留下的《约翰福音》,第三章第八节,记载了耶稣对尼哥底母说的话,

“风随着意思吹,你听见风的响声,却不晓得从那里来,往那里去;凡从圣灵生的,也是如此。”

段章看到这段话的时候,几疑自己是在看一位大乘禅师,对人说法。

作为地球人类衍生出宗教,开始的人都是大智慧的圣者,后来因为各种原因,被人为地混乱了。

段章对于这些典籍和传承下来的思想,没有任何门户之见。适合则用,不适合就参考着体会,兼听则明,触类旁通,摸索着修炼下去。他常常在想,如果耶稣要著书立说,或许会留下修炼之术,也说不一定。

不过这个世界第一流的人,都不太愿意著书。

耶稣没有写书,他的言行是通过使徒的记载流传;释迦牟尼也没有写书,言行也是追随者记载流传。

与耶稣不同,他还未涅槃之时,就有弟子著述请他批阅,所以有了修行之术。使徒所成的文字,则是在耶稣蒙难之后,所以欠缺很多。

老子也没有写书的意思,遇上守关的尹喜,不留下文字,不许走,这才勉为其难写下了《道德经》,成为道家的一本总纲。

孔子也是一流的圣人,但与上面三位相比,混得就很不如意。四处碰壁后,灰溜溜地开始著书流传。

简而言之,混得好的人,是绝不会写书。写书的人都是混不下去了,无可奈何才拿起笔,唰唰唰地写书。

段章在自己的住处,醉心于典籍之中,寻找自己的修炼之路。

看了一会儿书后,他觉得倦意袭来,便倒在床上沉沉地睡去。

一觉醒来,已经是晚上九点,段章伸了一个懒腰,从床上起来,发觉肚子空空,饿得难受,这才想起自己一天没有进食。

“九点了,干脆上大排档吃一顿,然后去上班。”段章穿上衣裤,拿起手机一看,韩依依给他发了几十条短信。

“段大哥,我给你准备了好吃的,你快点来!”

“段大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