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3 / 5)

大地产商 更俗 4125 字 2021-08-03

点主要还停留在北京、浦江、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新潮锐置业的业务还没有拓展到一线城市,他们对参与大商资本的投资,兴趣不是很大。不过,也有几个老朋友,对产业投资比较感兴趣,他们年龄也大了,没有精力亲自操刀产业项目,倒是愿意拿一些资金——规模不大,只有三个亿——投到大商资本的产业基金里。”

“有这笔钱,可以多投资几座煤矿啊。”丁洋笑道。

徐元洲、丁洋都看得出,郑文远虽然没有竞争过韩子睿,狼狈的离开万邦集团,但郑素欣对郑文远这个亲侄子的支持,还是不遗余力的。

这跟郑文远他父母,长期外派国外工作,郑文远、郑冰洋兄妹俩更多是郑素欣身边长大有关。

“我只是帮着牵线搭桥,但资金注入大商资本怎么运作,还是看陈立、文远他们决定。”郑素欣表明她一贯不干涉大商资本运营的态度,笑着说道。

陈立能确认煤炭行情还有继续上行的空间,但空间到底有多大,他现在也不是很清楚。

而就从青泉当前以传统煤炭开采为主的经济结构来说,陈立认为大商资本的产业基金即便要加大对煤炭产业的投资,也应该倾重于新兴的、技术含量更高的现代煤化工领域。

这样,既立足于青泉富足的煤炭资源,又能改善青泉当前严重不足的煤炭产业结构。

此外,产业基金有新的资金注入,陈立同时也希望能往建筑新材料、新技术领域增加投资,而不是看到煤炭市场有爆发的可能,就改变既定的投资策略。

这次参与对斌海煤业的注资,主要也是为了将丁洋拉到青泉去,不让韩子睿他们在江湾嘉龙城的建设上获得强援。

柳林河污水处理厂的事情谈妥,徐元洲答应郑文远的事情也算完成了;对于青泉新锐城来说,算是解决掉最棘手的一个问题。

郑素欣谈过事情就回去了,因为郑文远与郑聪伯侄间关系微妙以及郑文远跟他父母关系也比较僵硬,也就没有安排家宴的意见;陈立难得来北京一趟,郑文远这些年不是在东江就是中原,回来也是跟刷脸差不多,徐元洲、丁洋就安排车,拉着陈立、周斌、郑文远他们在北京城内逛起来,感受一下北京的风土人情和浓厚的历史名城气息。

不过,主要也是在什刹海附近闲逛。

在北京这座缺水之城,由前海、后海、西海组成的什刹海是北京主城区内非常珍贵的一片水域,周围不仅有钟鼓楼、宋庆龄故居,还有恭王府这样的豪宅大院,更有代表北京市民及建筑文化的大小胡同,一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