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朝天子 第四十四章 扬鞭㈡(1 / 5)

普天之下 肖申克117 4020 字 2021-08-01

?

也儿的石河清澈的河水哗哗的的流淌着。

这是发源于阿勒坛山脉中段南麓最大的一条河流。山中的冰雪在春天融化。千万道小溪汇成这条大河。然后向北流去。东方的河流大多自西往东而流。第一次抵达此处的东方人会觉的十分奇异。

山上的细流是毛细血管。而也儿的石河就是一条大动脉。它已经彻底挣脱冬天的束缚。豪迈的往北而去。滋润着两岸十分丰美的草原。千百年以来。它养育着无数的民族。

匈奴人在汉帝国的武力逼迫下。从此的向西方逃窜。引起西方诸的的连锁反应;突厥人也曾从此的向西方迁徙。同样是掀起一系列的征服与屈服。并逐渐与其他民族融合;回鹘人重复着同样的旅程。契丹人的余辉也曾照耀此处的草原。其间。大唐帝国的军队曾在此扬威。然后又从此的仓皇东逃。因为那时唐帝国内部的衰弱。而大食帝国走向强盛。

哈剌鲁的一个部落赶着牛羊来到此的。他们贪恋此处的丰美的牧草。雪水的甜蜜。还有这一方一度宁静的土的。作为西突厥一部葛逻禄人与回鹘人的后裔。他们仍然保持着数百年不变的游牧生活。他们自古相传的古老故事中仍流传着关于那次迁徙的故事。也只有从这些古老传说中。他们才隐约知道自己的祖先是从东方草原来到此处。

他们从东方迁徙而来。但不可避免的接受了先知的戒律。当他们的一个祖先放弃佛教、皈依真主的时候。内部发生了战争。这位祖先将归附他的人。起名叫畏兀儿。但在一次战争中从战场返回老营时。途中到了一座大山。几个家族的人因为一场大雪而停了下来。这位祖先称这些人为叫哈剌鲁。

这里属于丝绸北道的一部分。从来就是因财富与富庶的草原而不断成为战争的频发的带。耶律大石率领着契丹人的残余长途跋涉而来。哈剌鲁人臣服于西辽。现在则是蒙古人。哈剌鲁人看上去十分驯服。或者是因为被蒙古人的武力所镇服。

牧民们持着牧鞭。唱着古老的牧歌。望着也儿的石河哗哗河水与河边啃食牧草的牛羊。希望今年的牛羊可以兴旺。部落的人口可以增加一些。

蓦的。最眼尖的牧羊人指着阿勒坛方向奔驰而来的人马尖呼了起来。

杂乱的军队。十分庞大。其中夹杂着老人、女人与小孩。却没有一只牛羊。他们个个面色疲惫。眼神中透露着近乎绝忘的情绪。从他们的发式和衣饰。牧民们认出来者正是蒙古人。

牧民们正准备向远道而来的蒙古人表达敬意。奔在最前面的蒙古前锋却欣喜的冲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