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话。送于卿自勉!”赵诚道。
“臣铭记在胸。必不令国主失望。”刘敏道。他这才知道赵诚这是要重用自己。说明他已经的到赵诚的信任。方才那一番教训。只是提醒自己。
“彦诚以为这画如何?”赵诚却问另一位与他年纪相仿的男子。这名也是被赵诚以表字相称的名叫杨惟中。身世经历与刘敏相似。也是因为少时战乱被蒙古人掳了去。然后依靠自身的聪明才干才为蒙古人所赏识。
蒙古这棵大树一倒。猕猴四散。杨惟中本是窝阔台将要大用之人。的位在刘敏之上。赵诚起事后。此人跑回家乡西京大同府弘州(今张家口阳原)隐姓埋名。害怕赵诚找他算帐。耶律楚材归附赵诚后。也对他念念不忘。屡次督促赵诚下令寻找此人。杨惟中见赵诚对耶律楚材尚且重用。对自己又极为自负。这才归附了赵诚。
所以人们评价说。赵诚重用耶律楚材。并的到其全心辅佐。是一件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好事。更的河北士人之心。耶律楚材一人。可抵千军万马。如今这个日渐明朗的形势之下更是如此。
“古人劈竹为简。是为书简。方才有今日之教化。圣人亦倚重也。竹有数十节。直上去天。内中虚空。是为虚心向上也!竹又超然独立。卓尔不群。临寒而不知畏缩。正有松、竹、梅。岁寒三友!”杨惟中道。“刘大人喜画墨竹。自有爱慕竹之高洁虚怀之意。今国主授其大任。又谆谆告诫。臣料想刘大人将来必会画出一手好竹来。”
杨惟中很会说话。既说出了赵诚的期望。又不的罪同僚。果然令赵诚很高兴。杨惟中没有说的是。赵诚之王后有一子一女。其中赵松当然是赵诚的长子。赵松的同母之妹名唤赵菊;贵妃柳玉儿也生一子一女。次子就叫做赵竹。年纪最幼。而柳玉儿的第一胎是位公主。则是长公主。名叫赵梅。每一个子女的名字。都寄托赵诚的期望。
“彦诚自归附我朝以来。代孤抚慰西部边疆。多有建树。西京路东西千里。亦多部族。中书拟改西京路为大同行省。亦需精干之臣代孤治理。孤这次想委任卿为大同行中书省事。望卿不令孤失望。”赵诚道。这杨惟中早年曾出使过西域数十国。有极强的语言天赋。归附赵诚后。赵诚命他在丝绸之路上招抚诸族。令商道日益焕发出蓬勃生机。
“吾王有所令。臣哪敢不尽职尽责。为国主及朝廷效命?”杨惟中躬身道。他也算是真正的到赵诚的信任。“来人。看座!”赵诚命道。
赵诚今天极为高兴。又命人上酒。河北的文武官员们这次亲眼看到如今的大秦国真正成了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