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家的宅第。秦王赵诚驻骅处。在正旦节这一天张灯结彩。灯火通明。
少傅、中书右丞吴礼赶赴真定府。代王后及中书、台谏二院及三司。向赵诚庆贺佳节。
“克己请起。你我之间不用多礼。”赵诚见到吴礼十分开心。吴礼吴克己是赵诚任命并倚重的第一位原河西官员。凡能让赵诚以表字称呼的都是他信任的臣子。
“君臣有别。臣不敢废礼!”吴礼恭敬的回答道。“况臣不令身负王后娘娘与王子殿下旨意。又身负朝中诸大人的嘱咐而来。向吾王敬贺正旦佳节。愿国家昌盛。百姓咸安。”
“嗯。孤离开京师已经半年之久。克己在真定稍等数日。陪孤一道返回京师可好?”赵诚道。
“遵旨。”吴礼道。
厅堂内济济一堂。河北二张、严、王。及史家。真定府官员皆在座。又有伴驾的何进、陈不弃、古哥、叶三郎、曹纲、刘郁、李桢等人。赵诚特旨让的主史家子弟皆可在这厅堂中有一个座位。
“德玄今日能来。孤十分高兴。”赵诚又对另一位风尘仆仆而来的臣子说道。
跪在赵诚面前的这个人物却是个极有来头的家伙。此人名刘敏。字德玄。这个人的身世在这个世界上极为典型。当年蒙古兴起并南下攻金。刘敏一家避难德兴禅房山(今涿鹿)。不料蒙古军来攻。混乱之中。正如赵诚一直十分欣赏的完颜陈和尚一样。1岁的刘敏被蒙古人掳去。成了某位蒙古那颜的家奴。然后被蒙古人尤其是铁木真的赏识。王敬诚、刘翼、何进、陈同这些人物也都是如此。不同的是。他们不肯屈服罢了。
赵诚第一次见了铁木真后便认识了刘敏。那时刘敏是铁木真的侍卫。比赵诚大五岁。相互之间却没有深交。后来。刘敏为蒙古人西征立下不小的功劳。又曾同耶律楚材一起治理燕京。赵诚才重视到这个人物的存在。那时候。赵诚本人已经不是令刘敏之辈可以轻视的人物。
赵诚起事时。刘敏正在大漠为窝阔台建筑宫阙。不料先锋叶三郎追着铁木儿痛击。混乱之中。刘敏意识到这是赵诚的军队。他自己手中无兵。只好趁赵诚主力未到之前。混在蒙古人当中往北逃跑。赵诚后来才想起这个人。却未找到任何踪迹。及至萧不离奉命出镇蒙古。此人见赵诚真成了大事。便找到萧不离自报家门。
刘敏是蒙古人养的臣子。赵诚起初并不信任他。只让他帮助萧不离处理蒙古诸部族的事务。刘敏办事很用心。大概是为了向赵诚表明心迹。杀起那些不肯臣服的部族来也从不手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