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朝天子 第八章 燕云㈡(2 / 5)

普天之下 肖申克117 4356 字 2021-08-01

法上又别具一格。连同河东的磁州。成为大秦国两大官办瓷器产地。行销西域。又因秦国垄断了东西方陆上交通。河北定窑的白瓷又是秦国商人乐于转手的大买卖。只是这种买卖却要千万小心。因为瓷器是易碎品。

耀州与京兆府隔泾水相望。两地在泾渭相交的地带修建了许多水渠。其中三条以白渠倒命名地水渠跨越华州、京兆与耀州等地。泰安六年陕西京兆大旱。以致朝廷决定重修三白渠。并设立三白渠规措使和副使统筹安排。

当郑奇和史天泽一行人走马观花般地经过时。五万被征发来的百姓正在给原有的沟渠加宽、加深、加固。又遍植易活地杨柳。道边绿油油地冬小麦正茁壮成长。若是过了横山就是另一番风物。那里麦子只有春小麦。眼下刚刚播种。一年一熟。所以有诗云“凉州白麦枯”。

只是一路行来。史天泽细心观察。见陕西虽民生安定。有兴旺发达的好气象。但仍有许多荒地没有得到开垦。人少地多。那些残损的沟垅表明此前这里是良田。如今却成了牧户放牧地好地方。牲畜正啃食着刚生出嫩叶地青草。

众人并不急着赶路。一路上且走且停。史天泽见陕西多穴居。甚感新奇。郑奇是一个好向导:史元帅有所不知啊。万里黄河地分两界。中州多平原。河北亦多平原。而我陕西却因河流众多。竞相勾勒。地表被河水冲出万千沟壑来。但这黄土质地竖密。易于筑室而居。俗称窑洞。有冬暖夏凉之利。寻常人家若是平地里筑屋。却要耗费钱财甚多。”

“陕西风物与我河北诸路真是迥异啊。”史天泽笑道。“不过。依史某看这黄河之水之所以混浊。怕也是这陕西径流所泻的泥沙所致。河本有泥沙。无不淤之理。尤其枯水之季。泥沙下沉。渐趋淤高堆积。水行渐壅。故决岸堤之低处。我卫州亦受其害深。自古黄河为中国患两千岁矣。”

“史元帅还懂水利?”郑奇奇道。

“不瞒郑元帅。这治黄每年对于我等下游之人来说却是大事。马虎不得。”史天泽道。“上次史某读《大秦新闻》。上有农学某位大才所著高论。说这黄河泥沙来源量大者有三。一曰晋西北与河套。那里沙地本就多;二曰晋地地汾水。汾水从晋北而来。那里与陕西相似;第三就是这陕西的渭水、泾水与北洛水。所以朝廷要诸地遍植杨柳。防沙固堤。又鼓励烧炭。禁私伐山林。还说工学正在研究烧制叫做水泥的物什。可用来筑城建居。不用采伐巨木。”

郑奇感到有些羞愧。报纸他是经常看的。不过看过就是看过。只要与自己无关的从来就不会放在心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