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携青唐归附之部族一百多部。于当年九月末包围其国都于阗城。全军自罗志、陈同以下皆跳入于阗城外之白玉、乌玉、绿玉三河。获玉石近万斤。于阗王捧冠冕请降。此于阗王非大宝李氏。乃黑汗之后裔。其国内已无当年佛寺胜的之景。令人嘘唏。
泰安五年冬。《大秦法典》颁布实施;史馆奏云准备妥当。《夏国史》开始编撰。中书左丞高智耀自请主持修史事宜。秦王授其史馆大学士衔。陕西名士杨奂应诏。问对甚合上意。授礼部侍郎之职。初。韩安国污蔑耶律楚材违制。被罢职出知京兆府。王敬诚因治国有大功进太傅。其他。耶律楚材进太保、东丹郡公。高智耀进少师。吴礼进少傅。何进进少保。
泰安五年。秦国税赋大增。其中仅现钱超一千万贯。商税几于与盐铁相等。以河东织物、陕西瓷器为贸易大宗。又因金、宋两国所欠之银钱交割完毕。府库大增。对外亦无大用兵。国力日强。夏六月。甘肃行省遇蝗灾。朝廷因河西大小灾患不断。奏请一次豁免河西农税、牧税三年。秦王纳之。
泰安六年二月。农学献《农书》。全书分为十门。有典训、耕垦、播种、栽桑、瓜菜、果实、竹木、药草、孳畜、岁用杂事等。秦王钦定刊行全国。命各的教农生产。农学大小职事官皆有封赏。时河西提倡种棉。河东兴农桑。行销东西方。又有试种西域之特色瓜果若干。
泰安六年五月。金人断绝岁币。又禁潼关外榷场。秦金贸易遂绝。宋人又萌光复中原之意。三国盟约实存仅两年。即告名存实亡。世人皆知兵祸将起。
(本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