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三朝会盟 第八十二章 会盟㈦(2 / 5)

普天之下 肖申克117 4011 字 2021-08-01

人,还是帮我秦国人?你良心何在?”

“我……我……”满头大汗的张士达不知如何回答,他今天一天都在城外军营中,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礼部的大小官员也赶到,尚书高廷英对着人群高呼要大家冷静,要以理服人,人群却不愿退去。中书左丞高智耀也赶到,最后中书令王敬诚也赶到,但愤怒的人群仍然叫骂着,有人鼓动要叩阙向国王请命。王敬诚远远地就见到人头攒动,不敢靠近,而是先赶往宫中禀报。

昭文馆地程亮也听说了这件事,他算得上是始作俑者,当然也知道真相如何。他这才意识到一篇无中生有的新闻稿却有如此的威力,想想都觉得后怕,无形之中他感到身上地担子重了起来。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当中兴府地人群将宋国使团包围在馆驿的时候,秦王赵诚正在接见一个名叫李桢的人。

李桢忐忑不安地随着枢密副使郭德海进入中兴府守卫最森严地地方,他与以往不同地地方就是他已经蓄发,脱下了他在戒坛寺中穿了一年有余的僧袍。郭德海奉赵诚地命令去戒坛寺,装作碰巧遇到了李桢,这李桢身份暴露也并未选择逃跑。

这个人物无疑是个可悲的人物,家国在他的面前破碎,而他却无能无力,与凶手为伍并帮其参谋对他来说是个折磨,这折射出他内心的软弱与彷徨。

李桢一见到赵诚,便倒着苦水,乞求赵诚的赦免,只字不提他的亲戚们最终却死在赵诚的手中的事情,一如他曾臣服在蒙古人的面前。在屠刀面前,一切羞耻之心都是苍白无力的。

“你的名号,孤以前也有所耳闻,只是孤与你并未有过交往。”赵诚道,“孤没想到,你躲在戒坛寺中。”

“不敢劳国王记挂,草民不过是一个可有可无之人。”李桢恭敬地说道。

“如此一说,你在戒坛寺已经住了一年有余了。你告诉孤,为何要隐名埋姓甘当一名僧人?”

李桢面含悲凉之意:“当年国王在居庸关外与窝阔台大战,草民正携家眷在燕地游历,故而侥幸保得性命。后来听说国王驾临燕京,捕杀投靠蒙古的人,草民心中惊骇,彷徨不知所往,幸得行秀大师的收留,其后追随大师来到中兴府。只是……只是……后来被国王撞见。”

“孤听说你很有谋略,你如何看当今天下大势?”赵诚故意问道。

“草民愚昧,不敢污损国王圣听!”

“但说无妨!”赵诚笑道。李桢当初给高智耀写信,只是害怕而犹豫不决,所以没有送出去,那信中虽然表面上是寻求赵诚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