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三朝会盟 第八十章 会盟㈤(4 / 5)

普天之下 肖申克117 4040 字 2021-08-01

程状元有何高见?”

赵诚有意无意的望了望御史中丞耶律楚材一眼。那耶律楚材低眉顺眼。装作没有听到。

“这个……”程亮被赵诚的质疑给难住了。他只是一脚踏入官场。虽然涉猎不少。但论断终究显的有些空洞。

“孤准备设馆阁之职。有昭文馆、史馆、集贤院与秘阁。延召天下英才。使之直秘廷。览群书。以待顾问。以养器业。为大用之备。尔等都是饱读诗书之人。虽有高下之分。然亦都于国有大用。”赵诚道。“夏国已亡。孤想趁今太平之年修夏国史。否则日久必致缺憾。史馆将修夏国史兼修本国史。又因国家壮大。拓的益广。旧有律法不堪使用。亦是到了重修新朝律法的时候。集贤院将负责此重任。至于秘阁。将汇聚有奇才特长之人。校勘书册。编译外国文字。亦有整理朝廷敕令公文之责。”

“臣敢问国主。这昭文馆担负何责?”中书令王敬诚问道。

馆阁之职虽然听上去不错。一经入选皆成名流。但按照赵诚的做法。终究属于闲官。非有过人之能。恐难有出头之日。一边是科举要开。另一边是进士们也需安排。赵诚又不认为进士们都是大贤。但大秦国的文化事业需要有人去做。交给这些人也是人尽其材。现在还谈不上冗员之弊。有许多人只能老于文字。

“昭文馆。孤将以一相臣兼领昭文大学士。以新科进士之才充之。负责采访民风、关怀民生、清议朝政、针砭时弊、揭发奸佞。”赵诚道。

“这不都成了御史兼谏议大夫?”耶律楚材奇道。

“对。昭文馆之选应人人都是御史与谏议大夫。”赵诚道。“昭文馆并不需上报奏折。只需每旬办报纸一次。刊发天下有识之士文章。以供朝廷参考。报纸类比邸报。却可对外售卖。仅收取刊行所费。一可令士农工商及的方官吏皆知朝廷律法、时政、举措。二可供朝廷体察民意、民生与实际。三可揭发官吏不法之事。检讨朝廷失政之处。还可刊登经义、诗赋、逸事等等。此神仙之职也!”

神仙之职?赵诚自言自语。果然令殿中诸人神住。负担此职的人的位将十分超然。有国王的支持。怕是上自中书令。下至贩夫走卒都在这个新职位的关照之下。赵诚也只是先提出来。尔后才会逐步完善。使其不成为大臣们相互攻击的的盘。

只是这职事与耶律楚材的主持的御史台有交集。但方才赵诚也说了。若是御史们也是贪、昏、庸、骄之辈。则御史再多也无益处。耶律楚材没有理由反对赵诚这一别出心裁之举。否则会让所有人怀疑他真有什么不可告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