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寻常一男子,凭己之力不过可力耕田地四十亩。若是从军,家中纵是良田万亩,也于民于国无用。”王敬诚感叹道,“昔日,国主事行权宜,今日万万不可自夸可用之兵极多也!”
耶律楚材与王敬诚这话其实是在批评赵诚。赵诚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当初,他打着各种名义让百姓出丁从军,又因为当时治下人口基数太少,这必然导致一些只有一丁之户也被征召了。精壮一旦在战场上不幸战死,让百姓家中失去壮劳力,长远来说将会一个大弊政。幸亏贺兰军的掳获极多,赵诚也不贪财,出手大方。让失去家中唯一壮劳力的百姓不至于缺少衣食。否则,百姓只会叫苦不迭了。
“诸卿所言甚善!”赵诚尴尬地笑了笑道,“孤欲将贺兰军转为募军,朝廷给其饷钱,以十五年为期,为国征战,是为常备军。另行府兵制,征召勇敢果毅之士从军,家有两丁者。择其一人,赴最近边关守备之处从军,朝廷仅给其口粮。无论是募军还是府兵,只要是杀敌立功,皆以军功赏赐。况且如今人口激增,朝廷也可从百中选一,既与民休息,国家又可得精兵保卫国家。”
“国主英明。”高智耀道,“臣以为,府兵既召。不如令其就近服役,如此既可为朝廷省去冗费,又因为士卒知道自己守卫地是自己的家乡和父老乡亲,安敢不拼死力战吗?”
“臣附议!”王敬诚道,“我朝对外用兵。可以府兵守卫城池险要之处,不求攻城拔寨杀敌百万,只求拒强敌不入。而诸如贺兰军等精悍骑军则是纵横大漠,千里奔袭,御敌于国外之外也。”
赵诚又派人去问奉命在外的武官们地意见。
五原郡开国郡公、左骁卫上将军何进上表言:
“府兵之制虽佳,然亦不过是农闲时征召训练,让朝廷用兵之时无捉襟见肘之憾。
今国家新立。内政不稳,虎狼亦窥伺四边,吾等领兵之人不敢懈怠,盖用兵之时也。我朝所临最大强敌乃自北方大漠,贺兰军及未来新军将严阵以待,然河东、陕西及秦凤路皆不平,除宋平、郑奇及郭德海所部虽为常备军。然兵力稍显不足。应从府兵中挑选少量转为常备军,让宋、金等国及刘黑马之辈不敢犯边。朝廷才可全力以赴以待北方之强敌也。
中书诸相老成谋国,恐朝廷陷入冗费弊政,用心良苦,臣未敢质疑。然臣虚占显爵厚禄,愿散尽私财,仅有口粮裹腹足矣,助吾王养军,以备无患!”
何进也是用心良苦,现在赵诚麾下有经受过考验的贺兰军两万人,宋平部及其招降的一万人,郑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