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三朝会盟 第十四章 暗流㈣(3 / 5)

普天之下 肖申克117 4008 字 2021-08-01

。我朝若是失了蜀川,则敌可顺江而下,国将永无宁日。故,臣以为,朝廷不应擅起边畔。”

“官家,据四川制置副使赵彦呐奏称,蒙鞑虽已退去,但大散关及武休、仙人、鱼关外仍有零星游骑活动,据关外蕃人称那是贺兰军的游骑。”乔行简道。“现今秦国新立,与我朝持何策议,尚未可知,怕是对我关外数州有觊觎之心,我朝也不得不防。”

“但赵副使另有奏表,蒙鞑退去后。关外的榷场又有人前来交易,从商贾之人口中探之,高昌回鹘人已经断了玉门关外的商道,秦国日用渐少,欲与我朝重开榷场。”郑清之道,“秦国所据夏人故地,虽有关河为屏障,但其北方乃沙漠荒芜之地,守无可守。又虽重挫蒙鞑。但却将自己置于蒙鞑当面,以其形势,大约有欲与我朝约好之意。”

“贺兰国王立国为秦。怕是欲有志于天下吧?”赵昀却道,他的口气相当笃定,“朝中大臣们有何计较?”

“回官家,群臣众说纷坛,挥军北上中原者有之,光复陕西长安旧地的有之,与秦、金修好者有之,据险固守静观其变者又有之。”薛极奏道。赵昀地脑海中又浮现出赵诚地模样来,那张面孔既能让人感到谦和,又感觉到这张面孔主人的自信。赵昀现在回想起来。方觉得赵诚去年一定是抱着可有可无地心思出使本朝的,怪不得赵诚当时即使遇刺了,仍很有心情地将杭州内外的名胜佳处都跑了个遍。见和谈无进展,便急忙离开。

赵昀感觉有些晕了,他揉了揉有些发酸的太阳穴,吩咐道:“此事以后再议吧!”

大臣们依次告退。

满朝文武们现在地心情可以说很复杂,如宋蒙约和之事一样,既不想让蒙古人占了便宜,又不想让自己的利益受损,前怕狼后怕虎。但是蒙古人给宋国西北川蜀造成的损失是难以弥补的。蜀口要是恢复元气恐怕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本以为金国就要亡国了。宋国准备去分一杯羹,不料却杀出了个贺兰军。宋国君臣感到庆幸。因为蒙古人受到教训,他们感到很痛快,又因为隔着新鲜出炉的秦国,宋国从此不用担心蒙古犯边了。

不过又有些发愁,蒙古走了,又出来个秦国,没人能很确定秦王赵诚对大宋是什么态度。所以,有人就索性不管不问,悉听尊便,只要眼下没有边事,就万事大吉了。那些主战派尤其是边将,不管有没有那个实力又都干着急,淮东二赵,江淮还有一个赵善湘地也极力主张北复中原。

直到秦王的一封国书,被正式地交到宋国君臣的面前,才让满朝文武不得不拟出个方略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