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赋。分别以陈时可、赵为盐铁使与市舶使。此二职亦为副相,有入政事堂议事之权,与宋之三使司有别。诏曰:盐铁乃国家财税之根本。又我秦国处河西、关陇,商道东西纵横数千里,国家获利良多,亦是国之根本。望二卿勉励而行之。
废大司农之职,归之于户部。加吴礼参知政事衔。出京师,赴河东南路,代中书省治理百姓,称“河东行中书省”,简称河东行省。擢夏州知州梁文赴京兆,亦简称“陕西行省”。诏曰:河东与关西诸州府乃新拓之地,民心不稳,然乃国家长久征战之基业。需得力之臣镇抚。并授之以行台重权为要。
除河东行省与陕西行省外,府、州、县的长官一律称知府、知州、知县。惟京师所在的府尹称京兆尹。其佐贰,府有同知、通判、推官,分权牵制,州有同知、判官,县有县丞、主簿县尉。别在府、州视其大小,设监察御史、都御史、副都御史,行地方监察之权。
时,王敬诚以中书省职权过重,欲推辞不就。左丞相耶律楚材又云其兼任御史中丞,既不合体例,又位高权重,亦劝秦王另选贤能分权。秦王劝勉曰:非常之时,当有非常集权之事,孤以国家社稷内政托付给二卿,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也,毋须彷徨。
初,陈时可、赵、刘中、刘桓、周立和、王贞、杨简、高廷英等原属金国官吏,因蒙古南侵而滞留河北,苟且偷生。其时蒙古势大,耶律楚材荐举诸人任蒙古燕京、西京、平阳诸路课税使。至此秦国初立时,陈时可等又随耶律楚材投入秦王治下,虽有去意,但秦王不问其过往所事何人,皆任其大用,视为朝之重臣,令百官不分彼此,禁非议嘲讽。群臣无论在朝在野皆感秦王贤德,俱云忠于职守以报秦王识人之明。
秦王欲以刘翼为翰林院大学士,执掌文坛舆论。刘翼却言素惯以布衣之身求学问道,不敢冒占优朝廷俸禄,然亦不以位卑而忘忧国,虽在野研学,可替主上体察朝野过失,以证明道,又可为国选举人材。翰林院遂未立,秦王特赐金一千两,授其执掌贺兰书院,悉听其用。中原文坛领袖如王若虚、元好问辈斯时滞留中兴府,秦王欲授官而不得,遂纳诸中原文士入书院,开科讲学教授子弟,书院未几文风渐盛,人才辈出,俱为俊杰,传为文林佳话。
又,上欲以大食数字纪年,以始皇灭六国登基时为公元元年,因群臣反对而暂罢。
刘翼进年号曰:崇宁。又因与宋徽宗年号抵,遂改为“泰安”
泰安元年,即宋之端绍定五年,金之天兴元年,取国泰民安之意。上,背北面南,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