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能削弱蒙古人力量的东方君主,如同汉朝时东西方联合对付匈奴那样。
但是,贺兰国王的这个蒙古人赐给他的称号,赵诚是绝对不宜再继续使用的。
首先的一个问题摆在众位臣子们的眼前,那就是国号与年号的大问题。
在放松得意开怀畅饮的活跃气氛中,刘翼提出以“汉”为国号,贺兰军直捣蒙古,有封狼居胥的壮举,有汉武时的威武雄风和豪杰勇敢。但是“汉”这个国号已经被前人用滥了,连非汉人也用这个国号,尤其是五代时地“汉”太过短命。这个国号的单一民族色彩太过浓重。这既不符合目前尊奉赵诚统治的诸族子民的政治现实,也不符合赵诚理想中的中国。
耶律楚材提出用“宋”为国号。赵诚也姓赵,尽管是他的自称。姓刘地自称是汉王朝地皇帝,姓李的自称是唐王朝的继承者,难道姓赵就必须得以宋为国号吗?宋国还在南方苟且偷安,在目前的局势下。赵诚希望与宋国皇帝暂且相安无事。最好结盟,哪怕是暂时和名义上地结盟。耶律楚材之所以提出这个,是因为在中原及河北,民间毫无来由地流传着贺兰国王与赵宋之间的某种“渊源”。然此赵非彼赵,赵诚亲口否认这个子虚乌有地传闻。但却给了耶律楚材一个很大地想像空间。一个连赵诚也想加以利用的空间。
用“凉”呢?凉州正是赵诚版图之内。这个被赵诚坚决拒绝,因为这个字让他想起十六国时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各个短命的王朝。假如自己的这个王朝也短暂,没有始皇帝所说的万世,后人将如何来称呼自己这个王朝呢?用与地理位置名不副实的“东”凉?
用“夏”?传说中的夏朝为一些人所津津乐道,后来匈奴人赫连勃勃在十六国时也建立了自己的夏国,则早已经随着统万城灰飞烟灭了,至今还在夏州无定河边留下无数残骸。党项人地“白高大夏国”最后一个皇帝被赵诚亲自砍下头颅,仍让许多人记忆犹新。赵诚不愿被看作自己继承地是党项人的遗产。
就在赵诚准备提出一个历代帝王从未用过地国号时。王敬诚却提出以“秦”为国号。他的一番鸿篇大论。让人不得不佩服。
“周时,丰、镐即为中国。至周幽王时。烽火戏诸侯,以致犬戎人攻入镐京杀了他,秦人的首领襄公出兵救周,又护送平王东迁洛阳,因而岐以西的地方成了秦国的国土,周天子还答应只要秦人能夺回丰、镐,也归为秦国所有,后来秦人果然夺了丰、镐即关中地区。因而秦人得到一份可观的基业,后成为一方为周天才所承认的诸侯。”王敬诚道,“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