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三朝会盟 第一章 秋收㈠(3 / 5)

普天之下 肖申克117 3954 字 2021-08-01

南关,并顺汾水北进,一鼓作气控制了百里雀鼠谷的一半关口,这就等于控制了“秦晋要道,川陕通衢”,平阳府与河中府掌握在赵诚的手中。赵诚以宋平为帅镇守河东南路,古哥副之,以郑奇为帅镇守潼关,以郭德海为帅镇守京兆府,各部暂统管军民诸事,安境保民。

在安排好了这些事情之后,赵诚回到了潼关,会合从阌乡带着押运着大批战利品和金国皇帝宗亲的后军。然后北返中兴府。

关西战后的遗迹仍在,盗匪纵横,百姓流离失所,蒙古军南下时,又正值春季,误了农时,到了秋季饿莩载途就是很自然的事了。这冲淡了赵诚的喜悦心情,让他不得不一边派人安抚百姓,一边接连下令银、夏、洪、龙等州调集粮食救济百姓。还派出军队清剿盗匪。贺兰军经过数次大的行动,清剿了一批流寇,形势才有了一些改观。即使是盗匪,也不是天生就是杀人越货的凶恶之徒,他们在不久前还都是淳朴的百姓和逃散的军士。唯一地好处是。横山以北以至河西,人口激增,大量关西甚至关中熟习耕作的农人流落到了北方赵诚的治下,这也改变了人口比例。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赵诚经潼关过西行时,“作”了一首小令,闻者为之惊赞。那被迫随行的王若虚、元好问与刘祁之辈不得不对赵诚刮目相看,赵诚忧国忧民经世济人之思。溢于言表。耶律楚材则不然。赵诚若是有兴致作诗词,总能“作”出上好的佳句来。已经见怪不怪了。赵诚只是有感而发,吟了这么一首小令,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雄心壮志让他对未来充满希望。

过了横山,赵诚的心情也变得更好了些。

“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古人诚不我欺也!”耶律楚材抚着美须,欣喜地说道,“这一路行来,唯有国主治下的百姓最安康,有此基业,国主大业可成也!”

“这全赖大小官员努力才有成果。今后本王欲托国事与晋卿,还望晋卿不要负我!”赵诚道。

“臣自当效命于君前,不敢敷衍了事。”耶律楚材道,“臣年过四十,华发早生,奈何蹉跎年月,未能建功立业。幸遇国主,臣方可大显身手,时不我待也。”

“如此有劳晋卿了!”赵诚道。他心中偷笑,这耶律楚材也是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当窝阔台任命他为中书令时,他也是如此“时不我待也”,如今成了赵诚的臣子,他急不可耐地将历史撇清。

也许有人会记住耶律楚材地所谓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