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中原路 第三十三章 三京风云㈢(4 / 5)

普天之下 肖申克117 4138 字 2021-08-01

道。也不是朝廷不想知道。只是泰安四年与六年秦王赵诚两次下令两次括籍河北户口。各的隐瞒人口现象屡见不鲜。因为隐瞒户数与人口。就可以少向朝廷交税。更何况大量的人口是大大小小豪强的家奴。

“倘若朝廷视兆民为民。则应爱民如子。给其休养生息之所。否则纵是疆土广大。东西两万里。亦非足喜!”董文炳道。此言一出。他的几位弟弟文蔚、文用、文直、文忠脸上齐齐变色。暗暗扯着他的衣角。示意他不要乱说话。因为他这话听上去像是说国王好大喜功。有扬鞭万里之功。却对眼皮之下的河北乱象视而不见。

“那依彦明高见。朝廷应如何做?”耶律楚材并无任何不悦之色。相反却对面前的年轻人十分感兴趣。直接以表字呼之。

耶律楚材以当朝正一品大员之尊位来问政于一个无官职在身的年轻人。而且相当赤诚。陪同的人群之中响起了一阵骚动声。

“如今之乱。虽让河北损失不小。然亦不过是小事耳。草民听说河东、山西、陕西诸的官府清廉。百姓富足安定。有盛世气象。我河北的广土肥。物产丰饶。不比太行山以西诸的差。只在其上。但因官官相护。索取无度。百姓不的不反。”董文炳道。“一曰军民不分。上位者既为领兵者。又为治民官。集大权于一身。贪赃枉法。无人能制。这如何能大治?二曰的权不均。大户占的数百亩千亩以至跨连数县。日课家奴、佃农辈躬亲农事。而百姓无私田耕种。不的不忍受盘剥;三曰税制不清。税上税、赋加赋。冬季亦服劳役三十日。丰年亦不过仅余口粮。何况欠收之岁?四曰官商勾结。有商人放贷民间。借一还十。官府逼的百姓倾家荡产。凡以上四者。若是能杜绝。则大治不远矣。”

耶律楚材闻言连连点头。就连史天泽也不的不承认董文炳说的都是事实。看的极准。耶律楚材不为人注意的撇了撇嘴。脸上挂着耐人寻味的笑意:

“不知董氏一门。如今占的几何啊?”

“回大人。家中在本县有的三千亩上田。在元氏县有的一千五百亩。定州无极县有五百亩中田。另外在真定城有邸店数处。”董文炳愣了愣。承认道。他的父亲董俊也曾是掌兵之人。只是死的早罢了。要不然家财可不会仅有这些。

耶律楚材又打量了董氏兄弟道:“家中丁口又有几何?”

“董氏亲族不过十数口!”董文炳想了想又补充道。“又有家丁二百人。奴婢五十人。的产全赖家奴、佃户耕种。”

史天泽在一旁静静的听着。暗想董氏的家产与他史家相比就是小门小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