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征服与反抗㈥(2 / 4)

普天之下 肖申克117 3190 字 2021-08-01

一个有勇有谋的将军,一个将会让河中地区的诗人为之写赞歌的英雄,人们后来称他为“铁王”。

忽毡城,来自于亚历山大时代,希腊人称其为“极东亚历山大城”,这是药杀水岸边的一座城市,它的内堡却处于河中,将河道一分为二,哗哗的河水从该堡的两侧流过,这是一座易守难攻的城堡。帖木儿的手下只有两千人,而他面对的却是五千人的蒙古军第三路大军。

当铁木真的中军万户纳牙阿的兄弟阿剌黑赶到忽毡城下的时候,他们发现这个城堡高大、坚固,又发现由于城堡处于河中央,箭和弩炮无法够得到。于是他们又将忽毡城的青壮强行编入军中,又从讹答剌城所占城、乡调来五万“哈沙儿队(充当炮灰的仆从军)”、两万蒙古军助战。胁迫着仆从军从远方山中运来石头,填入河中,企图接近河中央的城堡。

帖木儿与蒙古军斗智斗勇,他造了十二艘密封的战船,蒙上一层湿毡,外涂一层抹有醋的黏土,上面留有若干射箭窗口。每天拂晓之时,他就派六艘向岸边驶去,与蒙古人激战。蒙古人的箭、火、火油都对战船无可奈何,他还经常趁夜发动偷袭,让蒙古军损失惨重。

“将军,这次我们是不是还按老规矩?”每天夜里,帖木儿的一个护卫就会这样问道,他们看向帖木儿的目光是发自内心的尊敬与骄傲。每当帖木儿出现在士兵们的面前的时候,这些士兵的勇气都会再一次高涨起来。

“当然,只要我在这里,我就不允许敌人轻易地获胜!”帖木儿坚定地说道。他命令士兵故意点起一支火把,驾着船沿河顺流而下,蒙古军看到火把,立刻就有一队骑兵奔驰而来。

帖木儿操起自己的强弓,搭弓上箭,冲着蒙古人扎堆的地方射去仇恨的箭,立刻那人头攒动的地方,一片混乱。就是如此,他一次又一次地让蒙古军损失惨重,帖木儿成了蒙古兵西征以来最强硬的对手。

但是蒙古军越聚越多,最后就连铁木真的长子术赤的军队也加入到对帖木儿的围歼战。帖木儿仅凭两千人应付两路蒙古大军,还有不计其数的仆从军,他渐感势单力孤。某个夜晚,他备好七十条船,将伤员、辎重和财物器用送上船,而他自己却跳上一条大船,点燃火把,闪电般地顺流而下。

蒙古人发现了他想撤离战场的企图,骑着马沿着河岸奔来,帖木儿的弓箭一直就没闲着,他几乎箭无虚发,一个又一个黑影应声倒下,哪里有蒙古人露面,帖木儿-灭里便指挥大船和木筏向那里冲去。突然前方出现了状况,船停了下来,原来蒙古人为了阻挡他,竟在河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