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冷冻厂(6 / 13)

,完全属于摆放,所以这畜牧站所有的资料都是手机,他分配的住房旁边有两间库房,里面堆放的全是畜牧站的纸张资料,两间大屋子,可见到底写了多少。

而周会计平时算帐居然是用算盘,连计算机都很少用,搞不清楚了,还以前这是20世纪的时代呢。

电脑上没有统计资料,查询起来就比较麻烦,方文也只是挑选自己感兴趣的随便翻翻而已。

“冷冻厂是以前外面来的一个老板办的,后来垮掉后就抵押给了政府,毕竟下面那块地是属于政府的。地方到也不远,往里面走四里路就到了。”

村里人一般都喜欢用这边传统的统计单位,如:里,也就是五百米。四里路,也不过两千米而已,路途到也近,只是寻常村民赶集走到菜市场这就是尽头了,从来没往这里面走过,方文自然也不知道这里面的情况。

“成,那我们这就去看看吧,我对这个冷冻厂比较感兴趣。”方文也就直接说明了来意。

之所以没有去问杨站长。一是杨站长现在比较忙,正在搞宣传方案,二是这事也只是个初步想法,一切还是去看看场地在说。过来随便找老贺到是不错的选择,至少不会八卦消息出去,老贺能给杨站长到托儿,自然是个明白人啊。

今时不同往日了,方文现在风头正劲。所说的敢兴趣自然是大事,老贺顿时大喜,一是方文直接来找到他帮忙带路,可见把他当成了可信之人。另外就是如果方文真打算在这条道上搞点什么项目,附近的乡亲们也跟着得到实惠不是。

这人其实都有地域观念。同样是华夏人,但又分为各个省。各个市,各个乡镇,即便是在村里,同村的自然比外村的更亲近一些,有什么好处,也就想到附近的邻居等等,这是传统的观念延续,到也不能说是对还是错。

“好,我收拾下就走。”老贺说着就到里面去打招呼,现在猪场上百头猪,光老母猪就是十头,自然不可能是老贺和老吴两人忙得过来的,另外也请了几个附近的村民来帮忙。

镇上就业岗位真的相当之少,就说拉大街那位,在十年的工资只有一百二十块钱一个月,现在也没有破千,但仍然数十年如一日的扫了下来,从中年扫到了老年,或是还会扫到生命的尽头。

所谓人挪活这个概念在村里根本行不通,一般如果有一个工作,村民就会格外珍惜,一干就是一辈子,村民最喜欢的铁饭碗,就是那种能干到老的工作,厂子效益不好没关系,就算发不出工资,但真正愿意自己辞职的村民真的很少见。

说到底还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