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以蛊虫及其屎作为蛊毒陈国钧在《苗族的放蛊》一文中,有着详细的记载说:“每年端午节的正午,苗人中相传是五毒百虫现身之时,苗妇到高山上去捕捉各种五毒百虫,放在一个小坛内,置于暗处,经年不揭坛盖,坛内的虫互相残杀,直到最后只剩一只,这虫便是蛊。”又云:“苗妇等那坛内的虫死了,将死虫和那虫所造的粪,取出研成细末……将这种细末放入食物中,人若误食,日久不治,便会身死。”两广的人,多善为此,一直到现在壮族群众还用这种方法制蛊①
●个案40壮族疳蛊的制作方法:疳蛊(又谓之放蛋、放疳、放蜂)的制法是在五月初五端午节时,捕捉蜈蚣、蚂蚁、蝉、马蜂、毒蜂、蚯蚓、蚰蜒、水蛔等小动物,放入一个密闭的容器内,让它们自相残杀,直至剩下一虫。之后,用容器中的那虫及其所遗下的屎等,外加饲养者的头发,晒干以后,研成粉末,贮存在一个大碗里(或用油纸布包好),供在瘟神神位前(瘟神神位一般设于偏房的西边角落里,用一块砖头垫在地上,把大碗或油纸包放在砖上)。饲养者须每个月的初九晚上,点一支香插在大碗里(或用一个盛米的竹筒,插一支香在里面,把竹筒放在油纸布包旁),面向瘟神叩拜,以示诚心,月月如此,日久便自成蛊,可以祸害人(根据笔者在桂中所作的田野调查笔记,时间为1989~1994年)。■
5.取诸毒虫置盆中,然后把它们全部弄死,之后待死虫生菌,年久便成蛊毒如《粤西丛载》卷一八转引《永福县志》也云:“以五月五日往山涧中,用新布衣及首饰银簪等物铺地上,盛盆水于其旁,妇女裸体歌舞以降药王,俟虺蜴毒虫来浴盆内,遂倾水于阴湿地,生细虫,如蚕初出,则蛊成矣。”又《庆远府志》卷三云:“制蛊之法,将大小毒虫约百虫,大者至蛇,小者至虱,合置器中,令其相食殆尽。末后,大虫亦死,化为清水,浸以草鞋,既透,取暴日中。如此七次,然后将此草鞋埋向北阴处,生出五色菌,候干碾成细粉,将少许●蛊毒:财富和权力的幻觉
172暗合饮食中,人服之,即受其害。”明张介宾的《景岳全书》也记载说:“岭南人取毒蛇杀之,以草覆之,以水洒之,数日菌生,取菌为末,酒调以毒人。”直至今日,在壮族民间传说癫蛊的制法,就是把蛇埋土中,取菌以毒人。
6.把乳燕闷死,然后慢火焙干,再经过特殊的加工———加入某些有毒的植物,并施上咒语,即成为乳燕蛊●个案41乳燕蛊制作方法:在龙州、那坡、凭祥、靖西一带又称为闷药。其具体的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