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钟南攻势猛烈。一东一西。都已经跨过了长江。南明小朝廷所倚仗地长江天险根本就成了一个笑话。而偏偏在这个时候。他地儿子。那位隆武皇帝朱慈却又告诉他些大臣正在为皇后地人选而争吵不休。
天可怜见。此时此刻。居然还有人去关心什么皇后?
祟祯终于再也抑制不住了。大怒的他在第二天跟朱慈一起出现在了群臣的面前,并且极为刻薄的臭骂了几名重臣一顿,顺便,还撤
镇守太监卢九德,将南京兵权收回了自己的手里。
然而,祟祯没有想到自己的所作所为居然会起到反作用。他原本只是想着刺激一下这些不能信任的大臣,希望这些家伙能稍稍正干一点儿细地去做些事情,保住江南这片大明国土,不要让自己在楚钟南那个可恶的家伙面前再丢了面子。可是,事实却是,他的出面不仅刺激到了那些掌权的家伙,连一帮被冷落的大臣也刺激到了。那些原本受到马士英等人打压的大臣们将他的这一次出手当作了樂祯皇帝将再次出面掌控朝政的预演。于是着一帮闲散官员弄出来的《奏请太上皇训政疏》的出现,南京朝局再次陷入混乱之中。祟祯欲哭无泪,想平定这次朝乱又怕自己插手太多引起更高的反弹,可不插手的话,朝乱却一时难以平息……进退两难之际,可怜的大明太上皇决定行“摊丁入亩以及火耗归公”的政策。
不得不说,樂祯在北京呆过的那段时间让他自己受到了不小的教育。虽然楚钟南并没有给他什么太多的自由,可是,至少,他也知道了自己耗费十数年苦功却依然不能使得天下太平的原由。所以,这一回他才会想着学习楚钟南行几个新的政策,缓解民间矛盾。而且解除了镇守太监卢九德的职务之后,樂祯也现了军饷的不好整……可怜的太上皇并不知道这其实是卢九德和马士英等人给他的回马枪只知道卢九德其实已经欠了南京守军的军饷很长时间,除此之外他各军也都是没多少饷银,甚至有的军队之中已经好几年没有饷银了。
祟祯是一个自视很高的皇帝。他觉得如果自己再来一次,绝不会比楚钟南差。可是,这钱怎么弄?江南的那些高门大族不舍得拿出钱来招呼他这个太上皇,国库里面又一直空虚的很,而内库……抱歉,那玩意儿不仅空了,而且还远在北京。相信以楚钟南的脾气,就算他信过去讨要,顶多也就能讨到个十文八文的,说不定还得打欠条!
无可奈何,只有下政策!
可是,摊丁入亩、耗归公这两样,都是学的楚钟南的招数。虽然祟祯对这种学习有的是说辞,而且他的这一做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