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三章 返航(2 / 4)

印象。试想,一个外国人,携带几亿美元的钞票,到中国来留学,留学期间大量的消费,将财富用于在中国消费,这样的学生,多半会受到老师的喜欢。由于得到老师喜欢,rì本在唐宋等等朝代,被传授了很多技术、知识,使得rì本摆脱了蒙昧,成为儒家文明圈的重要成员之一。

rì本与中国关系恶化,主要是明朝中期以后。明朝中期,rì本正是四分五裂的战国时期,大量流浪的武士,加入了中国海盗行列,每每南方海盗洗劫州县,都以“倭寇”的名义。再后来,丰成秀吉的rì本西军,与大明在朝鲜打了一仗,双方的关系彻底的恶化。德川幕府成立以后,一直希望找机会恢复外交和番薯国地位,但是大明迟迟没有同意。

事实上,也正是因为rì本在明朝时期,与中国断绝了藩属国关系。清朝,中rì双方更无官方联系。长此以往,rì本就像一个被主人抛弃的狗,身体健壮起来后,越发对于前主人抛弃自己心怀恨意。这种被抛弃的恨意,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侵略意识。

如果继续维持宗主和藩属之间的关系,长期而言,rì本会驯化一些。

接到饱满了订单,明军准备返航了。

这一次,对于rì本的贸易,可赚足了利润。仅通过倾销军火,和接受幕府邀请进行出兵助剿,总计赚取了大约150万两的收入。除去军费的成本之外,大约纯赚70万两的利润。

除此之外,普通商品的倾销,也赚到了100万两的利润。

这些利润中,一部分在rì本用于采购木材、棉花、粮食、铜等等物资。限于舰队的运输能力,绝大部分的利润,还是以现金的方式运回天津。

比如木材达到5万根,每根木材仅三四两银子,大多数皆是幕府派人去北海道荒岛上,令当地的土人在原始老林中砍伐。

rì本的棉花采购价,每斤也仅30文钱左右,仅耗费了6万两银子,便采购了200万斤棉花。这些棉花,足以制造65万匹棉布,而65万匹棉布,按照皇家纺织公司的最新出厂价,也是价值20万两银子。如果按照rì本境内棉布的销售价格,则是价值200万两银子。

至于粮食,也运输了3万石。这已经是天津的许多船队的传统了,无论是官方的船队,还是普通的商船。只要是天津境内的登记的船只,外出做生意,总是随船运输一些粮食回天津。粮食,可以用于缴纳关税,也可以卖给天津特区的粮库。

天津特区将“广积粮”纳入了长期的政策中。因为,只有确保天津特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