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七章 经济发展为先(2 / 4)

七分经济、三分军事”,经济基础决定了军事、科技、教育等等各行各业的可持续发展。

尤其是,军队建设是烧钱的,耗费大量的社会资源。无限的向军队建设倾斜,便会影响到经济发展。

而经济发展受到影响了。军事发展也会后继乏力。比如,1000万两银子投向军事项目,便是纯粹的投入了。而且军队规模的扩张,会需要更多的钱财来支持。对于政府的财政,是巨大的挑战和压力。

而如果同样一笔资金用来搞经济建设,将30%的盈余提供给军队,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给军队提供的军费是几何倍的增长。

肖图白采取的策略是,经济建设为先。

经济建设发展好了,军队的未来发展就有保障。如果,将手头资源不顾一切的投入军队建设上,手中没有盈利项目,将来养活军队,都是一个头疼的问题,更别提让军队获得良好的发展。

总体而言,天津的各方面都在发展,只不过有快有慢。经济发展的稍微快一些,其余的部分发展相对慢一些。而在经济方面——工商业发展的快一些,农业发展的慢一些。

工商业发展的快,因为特区狭小的土地,只能以工商业为主,才能在有限的土地中,创造出更高的效益。农业发展相对的滞后,也是因为特区的土地面积有限。并且,城市建设和工业用地,也将会不断的吞噬农业用地。

这是没有办法事情,发展农业经济的前途是非常优先的。不优先发展工业,国家就不能强盛,就不能将先进的经济生产能力,转化为军事能力。

中国宋朝时期就是前车之鉴,宋朝的经济之繁荣空前绝后,占据世界经济比重的80%,但是宋朝如此强的经济实力,却不能转化为军队的战斗力。宋朝从建国来时,面对北方的邻居就处于挨打地位。

明朝的经济,相对于满清也是强大百倍,但是同样经济实力完全不能转化为军事实力。这就是农业国家的局限性!

工业国家,几百万工业人口的军事潜力,是超过几千万农业人口的。

中国古代长期经济领先,主要体现在手工业规模的庞大。但是,中国古代并没有意识到保持制造业技术先进的重要性,因此中国古代尽管产生了不少的发明,但是并未爆发出工业革命,更没有意识到保持制造业技术先进的重要性。

英国人后来崛起于工业革命,本质上也是比手工业时代,更发达的制造业而已。美国后来取代英国人的霸权地位,首先是在于美国制造业崛起,取代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