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四章 互别苗头的青年将领们(3 / 4)

低军功,获得的升迁。而特区的媒体,对于将道子的军事能力,也提出了质疑。

将道子淡然看了看吴三桂,低声想:“杂牌军出身的家伙,等着瞧,以后有的是让你出丑的机会!”

半晌后。

放下手中批阅完成的文件,肖图白微微点头道:“不错!吴将军不愧是将门世家出身。气度沉稳,荣辱不惊。比我想象中要好很多……”

吴三桂目光中一丝喜意一闪而过:“国师大人过誉。三桂仅是一介粗人。”

肖图白说道:“天下已乱,正是武人建功立业的时机,未来几十年,武人将会比文人更为荣耀!”

将道子、吴三桂两人不由一震。

肖图白淡然说道:“这是大争之世,整个世界都乱了!天竺人和波斯人在激烈征战。欧洲几千万人分成两个阵营,卷入宗教战争。再看看我们大明的周边,缅甸、暹罗、越南动乱连绵。满清名义吞并蒙古,但是仅是漠南蒙古。漠北蒙古众多部落还在群雄涿鹿。却并不臣服满清。南北朝鲜在对峙战争,还有日本——这个已经太平三十多年的地区,岂能置身事外?”

将道子脱口而出:“太好了!大人,您准备出兵日本,将之纳入殖民地?”

吴三桂却皱眉,道:“以前倭寇17万军队入寇朝鲜,虽被我大明击败。但是。那是在朝鲜境内作战,朝鲜人配合我宗主**队,倭寇处处受敌。若是出兵日本,攻略城池容易,统治起来却难,时间长了怕会是重演日本人在朝鲜败退的结局!”

客观而言。当年日本丰成秀吉军队,并不是很弱。有些人,认为明军4万,击败日军17万,由此证明日军不堪一击。但是。这里面将朝鲜人的作用给“忽略”了,朝鲜人在正面战场上或许很垃圾。但在却有超过50万的朝鲜民夫为4万明军服务,保障了明军的后勤。明军需要粮食补给,直接命令朝鲜地方官征调。日本则需要去抢劫粮食补给,自然会受到朝鲜人抵抗,从而消耗日本一部分的军力。

明军当年在朝鲜作战是“得民心者得胜利”。

如果,大明去征服日本,本土运输后勤、补给,成本太过于昂贵。在日本境内“以战养战”,则由可能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

军事上取胜易,政治上统治难!统治日本的难题,是在于日本人在唐朝时期学习中国的制度后,便逐渐形成了民族意识,自称“和族”。形成了统一的民族意识的地区,征服难度是远高于许多部落林立的地区。

肖图白点头,含笑道:“我自不会重蹈丰成秀吉覆辙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