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援”了。
海上支援则不同,仅需在海上向陆地开炮,用炮火去犁几遍鞑子的军营,其援助的效果,比之陆上派军更为有效。
其实,关宁军的残存据点——锦州、松山、塔山、宁远、觉华岛等等地区,都是靠近海岸线排成一字长蛇。满清可以轻易的绕到中间,皆之截成数段。
其实这些城池守住了意义也不大,清军也很容易绕过去,而不能作为大明本土的屏障。放弃这几座城市,收缩兵力反而更有利于本土防卫。
当然,单单以陆地的地理形式而言是积累,配合海上的力量,关宁军的这些城池,战略作用却是提升十倍。
因为,关宁军这个钉子不被拔除,满清就必须要布置几万精锐提防关宁军。而关宁军虽不善于进攻,防守能力却是可圈可点。毕竟,关宁军的军费,很多一部分是用来加固城墙的高度和厚度。
比如,历史上的大凌河、锦州等等战役,满清皆是调集超过十万大军,进行一年以上围困。直到关宁军的粮食、弹药消耗完毕,满清才能逼迫关宁军投降。
加强关宁军的战力,利用这些城池与满清打消耗战,拖垮满清的经济、人口、物资方面的潜力。利用宁锦前线的血肉磨盘,磨掉满清大量人口。等于以大明的长处,比拼满清的短处!
当然了,关宁军有点像欧洲的雇佣军!让他们打仗,他们很认真,只要能打下去的战争,他们都会坚持下去。
一旦大势已去,关宁军往往选择干净利落的投降。之所以会这样,原因是关宁军是成分复杂,虽然主要人员是汉人,也有一些蒙古人、朝鲜人,这使得关宁军充满了草原部落的气息。而自古以来,部落民族皆是打不过就投降,被强大的部落兼并也是稀松平常的事情。
——————
八月末,郑芝豹从海上来到了锦州,与祖大寿见面,商议天津特区与关宁军加强战略上的默契和经济往来。
关宁军的锦州等地,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可以晒盐、捕捞海鱼。并且,当地的药材、煤矿、石油、木材等等资源丰富,很多都是特区急缺的生产原料。
而锦州等地拥有80万人口,急缺粮食、钢铁、布匹、国师白药等等商品,可以成为天津特区的商品倾销地。
从海上打通与关宁军前线的联系,军事、经济等等各方面,都是拥有积极作用。
郑芝豹表明了来意后。
祖大寿皱眉道:“非我祖某胆怯,但是我锦州百姓,多是不堪满清苦役,逃回大明的子民。让他们守城,或许还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