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七章 地产热、海军计划(3 / 4)

当的经营手段,能够不断的盈利、壮大。那么官员的商业头脑,则是能够给其加分。

若是一个官员,私人投资的企业经营不善甚至出现破产和各种负面新闻,那么这个官员的能力,会被打个折扣。

与郑芝豹谈论地产问题,肖图白浅尝即止。

后面更多的问题,则是与之谈论朝鲜的局势分析、朝鲜市场军火贸易,以及耽罗岛的接管和开发。

关于耽罗岛殖民地,肖图白准备外派李旺去担任总督。

李旺是从皇家新军退伍,并拥有咸水沽管理经验,而在漕帮之乱中,李旺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带领警察保护码头上的工人,以及及时的派人通风报信,给予皇家新军镇压漕帮,迎来了宝贵的时间。

而肖图白也准备,将李旺外派到海外殖民地,进行锻炼、捶打一番,等到他履历更为完美之后,择机给予更重要的重担。

“属下一定将李旺总督,安全送到耽罗岛,并配合其工作。”郑芝豹肃然保证道。

肖图白满意道:“莽二你多费心了!”

——————

二月二十六日,郑芝豹的舰队,再次出发。

此次的任务,不但包括向朝鲜人销售5万只鸟铳和必要的弹药补给,也肩负着护送李旺一行人前往耽罗岛赴任的任务。

送别了郑芝豹一行人后。

肖图白则是紧锣密鼓部署海军人才培养计划。

明朝嘉靖年间,抗倭名将俞大猷就曾经提出:

“海战不过是以大船胜小船,以大铳胜小铳;以多船胜寡船,以多铳胜寡铳。”这已经概括了风帆战时代、蒸汽时代的海军发展的思路。一直到20世纪,导弹、潜艇、航空母舰之类的先进武器出现之后,海军发展轨迹才脱离了这个范畴。

明朝的将领们,虽然已经认识到海军的战略发展方向。但问题是,这些皆的建立在烧钱的基础上。

造舰、造炮,皆是非常奢侈的投入!

但是从明朝中期以来,大明的财政一只都不太宽裕,关于海军这种烧钱兵种的建设,更从来不会被朝廷所重视。

而到了崇祯年间,由于本土内忧外患加剧,朝廷财政成以上,皆是用在镇压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和北方边境的安全。连本土境内的战争剿、抚军费开支,皆是不够用的。更别提,去发展海军。

甚至大明朝廷为了节省开支,削减水师的规模,将南方沿海地区的防务,皆是“外包”给了郑芝龙家族,进一步加剧了明廷自有的水师力量的衰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