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零章 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3 / 4)

伤愈之后也不能归队,继续上战场厮杀。

而对于阵亡的官兵抚恤,总计达到37万两银子。而伤员的救治、退伍安排方面,也需要耗费50多万两。

付出惨重的代价,但是军队也获得了极大的锻炼。战火上淬炼的士兵,懂得了战场中最能依靠的是军队这个集体,每一个人一丝不苟的完成自己的任务,便会迎来胜利。

只有胜利,军队整体的存亡率才是相对较高的。胆小、逃跑,只能造成全军溃败,失败的惩罚,往往是变成奴隶或者遭遇屠杀。

凯旋仪式后,葛沽军营的追悼会上。

肖图白说道:“人一生下来就免不得要死的。太史公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军为保家卫国、救民于水火之中而牺牲的将士,皆是重于泰山,永载史册!”

“回顾崇祯九年六月初,阿济格率领十万大军从独石口破关而入,一路上,屠我大明边境居民数十万,掳我人口、抢我财富,让十多座县城沦为人间鬼蜮。”

“七月份,扬古利手下的谭泰部气势汹汹,不可一世的来犯宝坻县,我皇家新军和民兵部队,应宝坻县令邀请。抱着大无畏信念果断出击,先后击溃、击败谭泰、扬古利,杀敌俘虏敌人上万。”

“八月份,我军以国家大义、民族大义为念,又参与的对阿济格大军的追击,配合诸勤王部队,再度杀伤鞑子一万五千余人。从鞑子虎口中解救了11万我大明的儒生、工匠、妇女。”

“我军严格训练,大无畏参战之目的,岂不是为了彻底平定内忧外患,还天下百姓以个太平盛世乎?”

“然关外的满清八旗势力,损失不过九牛一毛,依然拥有率领十万大军从长城入寇,威胁我大明整个北方各省的能力。而大明内地,天灾人祸连绵致使数千万的百姓,在饥寒、兵灾中绝望的挣扎。所以,我军平息内忧外患,还天下一个太平的任务,还未完成!”

“天下太平!不但要靠我经济特区的官员、工匠、农夫、学者们的生产、创造,提供经济基础,更要靠着我军强大的武装力量,保护我们建设成果不会被敌人摧毁、掠夺。”

“此外,我们还要用武力保证,我们的建设成果是不断对外的扩张,要让更多的百姓,享受到我们的建设成果!”

“我经济特区扩张一分,天下百姓中,就有一部分结束了绝望、颠沛流离的生活。而获得了温饱、安定,生活质量越来越高的生活。”

“让百姓生活的越来越好,国家越来越强盛,这不正是我军为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