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三章 葛沽大兴(3 / 6)

兴了!”将岸望着道途中,百姓扶老携幼,涌来葛沽。独轮的手推车、牛车、马车、驴车,更是汇聚出了运输的车流,悠然吐出一句。

身边的少年官吏班蒙道:“可却是忙坏了公务员们,每天大家都是忙着加班,给新来的居民编制户口。还要给居民找廉租房、找工作、子女教育、卫生医疗。简直是给这些新居民们儿子一般的孝敬。很多年纪大一点公务员,这段时日,都快累出病了!”

将岸说道:“苦什么,加班有双份薪水!国师爷说过,公务员要为人民服务!咱们公务员累一点,百姓们便能够轻松一点。这种累,这种苦。是光荣!比之大明其他衙门的官员,勾心斗角一生,干的都是于国于民毫无价的破事。而咱们每做好一桩事。就多了一户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就好转一分。大家应该充满激情、充满荣誉感!做事情,如果有了激情和荣誉感。便不会感觉累了!”

班蒙苦笑,长官动动嘴,下属跑断腿啊。

作为官府的头头,将岸只是发号施力便是。真正基层公务员,干的都是一堆枯燥琐碎的小事,有几个能长久保持激情。

班蒙不准备向将岸抱怨——将岸不喜欢听公务员的埋怨诉苦。将岸也是从底层出身,懂这些东西。

而将岸向来觉得,在基层工作吃苦,也是考验一个公务员素质的关键之处。如果基层的苦吃不下来,叫苦连天。觉得自己被大材小用了。这种人,一看就不是办实事的人,根本不值得重用。也只有在基层任劳任怨,将交代下去的事情,办的漂漂亮亮的。这种人,才是特区政府需要的人才!

此时,将岸身兼总顾问衙门的人事司长,以及葛沽、咸水沽经济特区政府的“市长”。总顾问衙门开府建衙以来,体制就有别于大明传统的编制。

而到了特区政府成立之后,也是“特事特办”不能与大明旧体制混为一谈。

比如。大明旧体制的“镇”,原本是军事单位,一名总兵官领一镇官兵。而“镇”这个编制,在经济特区,则是基层的政府行政单位。

目前,葛沽政府的行政单位,分别是按照省、市、县、镇(乡)、村(社区)等等单位进行排下去。

为什么要改换名称,很多特区的官吏并不了解其中道理。将岸也只能解释为,国师爷算计天机,言这种体制,为未来华夏大势所趋的官制。提前使用,算是窃取未来朝代的气运,延续我大明现世的气运。

“将市长,之前葛沽一村的社区主任汇报说,人员安置状况比较理想,社区的登基失业率大约是11.7%,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