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林奇的建议的建议,在远离鞑子主要攻略目标的五重安堡垒中,固垒自守。一直到八月份,鞑子陆续的退兵之后,两人听闻鞑子屠了十多县、两百多万人口,掳走人口18万,心知大事不妙,多日连续服用大黄,腹泻脱水而亡。
不过,此时兵部尚书张凤翼、宣大总督梁廷栋五月份便上了前线。所以,准备工作比之前做的更多。
前线的兵力,也比历史上稍微要充足一些。
比如,而昌平县更是调集了天津镇2万官兵前来防守。
成国公朱纯臣逃入了昌平后,自己马不停蹄,又向北京窜逃。不过,好歹成国公,还是令家丁给高起潜、张凤翼、梁廷栋三名前线最高指挥官,送去了独石口的军情。
成国公的信件送达后。
“这次鞑子居然准备从独石口破关?”众人心头一震。
张凤翼心知,独石口一失,那么鞑子兵锋横扫直隶腹地,那么事后,官场肯定有人背黑锅!
崇祯三年,袁崇焕为什么被凌迟处死?不是因为袁崇焕吹牛“五年平辽”,也不仅仅是他擅杀毛文龙。而是因为袁崇焕坐视皇太极十万大军,路过关宁军防线直奔京城而去,却丝毫没有出城阻挡之意。使得崇祯二年,皇太极轻易的奔袭京城附近,屠戮百万人口。
姗姗而来的袁崇焕,去了北京之后,仓皇战斗。但是,袁崇焕部,却是射死了几个月来,在京师奋勇作战抵御鞑子的总兵满桂。
袁崇焕姗姗来迟,而满桂可是率领8000人,鏖战皇太极十万大军,其英勇被崇祯看在了眼里。结果,奋勇作战的满桂不是死在敌人手中,却被袁崇焕部下给乱箭射死了。
而北直隶一带,数百万家破人亡的百姓,自是对袁崇焕恨不得吃他的肉。所谓,袁崇焕被凌迟时,北京的百姓排队吃他的肉。这并不是愚昧,也不是麻木,为是恩怨分明,对于袁崇焕最纯粹的恨意。
袁崇焕犯下的死罪是一堆堆的,但是杀袁崇焕,也是开启了崇祯杀文臣的序幕。而来,袁崇焕也担任过兵部尚书。
张凤翼可不想成为第二个袁崇焕,不由豁然的拍桌子道:“调兵,去增援独石口!”
梁廷栋悄然看了看高起潜的态度,其实梁廷栋在担任宣大总督之前,便是兵部尚书,算是张凤翼的前任。如果,出问题背黑锅,他显然也躲不过去......
那高起潜一声白胖的面色,气质上看起来如同一名风度翩翩的儒将,半点没有阉人的阴险。在军中,高起潜的威望也颇高,受到不少将士的拥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