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变得更好,还是更坏?(2 / 3)

《顾问党报》先期是旬报,每十天刊发一期至于第一期的《党报》,因为本身的稿件不足,所以准备再筹备一个月,再进行发布

对此,众人皆表示一定踊跃投稿

其中,王承恩已经有腹稿,标题是《论朋党和政党》,这里面很多理论是肖图白告诉他的,不过王承恩的文采,足以与翰林院的状元们相比相比到时候,创作出来的内容,必是妙笔生花

而陈观鱼也表示准备要写第一篇文章《浅谈外贸出口以及市舶司关税》

由于两个有意写稿的笔杆,都是阉人肖图白不由感慨,大内诸公多才啊

而肖图白本人,除了要在《党报》刊登指导思想之外,也会写作一些科普文章,比如《美洲高产作物的种植与产量》,就是接下来肖图白准备创作并刊登的文章

事实上,大明朝救亡图存,除了军事、财政之外,农业产量也是非常重要

其中,徐光启就是农业救国主义者徐光启当年主张在北方兴修水利,并且推广高产作物只要高产作物种植获得了全国推广,那么粮食危机解除,大明朝流民四起的状况也随之解

历史证明,这是思路是非常正确的

明朝时,百姓抵制种植红薯等等作物,地方官也不敢逼迫百姓强行种植

而满清则举着屠刀推行政策,你敢不重高产作物?很好,杀掉这样的推广之下,让清初4000万人口,在美洲高产作物的推广之后,三五十年翻一倍的度增长,到了清朝中后期,人口已经增长到了4亿人口的恐怖程度,而同期世界总人口才不到10亿一度将中国人口占据世界人口的比例刷到了40%的程度

而明朝时期,只占据世界人口的30%,却占据世界80%的经济总量

当然了,清朝将人口暴到4亿,占据世界经济总量反而降低到了25%左右清朝除了种植高产作物方面有建树之外,其他的生产力方面并没有获得发展钢铁、纺织等等明朝的制造业,在清朝有了巨大的退步

《顾问党报》提倡文字的简单、易懂、明确,文言文很难做到这一点,所以肖图白提倡白话文

文言文的特点是言简意赅,不利于清晰表达内容而且,培训一名读懂文言文的需要十年左右,而培训一名能够创作合格的文言文的往往需要二十年左右由于教育周期过长,不利于全民性普及教育

而且,文言文时代翻译外国的著作,效率也是很低下的比如徐光启翻译西方自然科学文章时候,在文言文中,很难找到一些合适的词汇去表达以至于一本《几何原本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