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李慎之的心态变迁(3 / 5)

和利益都非常接近。不久后,李慎之带着皇家纺织公司的考察团来到葛沽后,受到了将岸热烈的欢迎。

葛沽镇,最大的酒楼“喜盈门”。

雅座中,坐着大约十多名官吏和商人,这批人正是葛沽镇的官吏以及大明皇家纺织公司的管理层。

“来来来,再喝这一杯。这是店老板家中珍藏了百年的好酒,平时他谁也不卖,今日卖老夫一点面子,终于愿意售给咱招待贵宾!”将岸笑道,“今日咱们不醉不归!”

李慎之忽然打趣笑道:“总顾问衙门不是反腐倡廉么,咱喝这酒,不会有问题吧?”

将岸有点肉疼道:“半点问题也没有,是咱自掏薪水招待的!大家都要吃完喝完,别浪费了。”

总顾问衙门的一个司长,在编制上可是正四品,相当于一名知府。俗话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而一个相当于知府等级的官员,为了办“招商引资”的公务,请客吃饭的消费,居然不是走官府账上过,而是私人掏腰包!

李慎之不由一愣,道:“哪能让将大人破费?今日这顿饭咱客!”

将岸笑道:“不用不用!这顿饭虽然是咱葛沽镇最高档次,但也才不过是30两,咱一个月的基本工资470多两银子。再加上一些绩效奖金,做咱总顾问衙门的官,只要努力做事,怎么也不会差这么点钱!”

李慎之闻言,心中更是感慨万千。

大明朝的官员绝大多数贪污**,多是习惯性占官府的便宜。一般的实权官员,**、喝酒、请客等等各种消费,都是让衙门的府库为其买单。可以说,一名实权的地方官在任时,官府的府库基本等于是他私人钱包。

而这个将岸,居然自掏薪水,为的却是衙门的利益。

如果让顾问党人执政大明,至少能够实现“文官不贪财”,那样一来,每年事实上,能够给国家节省数以千万两的财富。减少了那么庞大的内耗,大明朝很多的问题,便能够迅速的得到化解。

“大人的清廉,令人佩服!”李慎之举杯敬道。

将岸笑了笑道:“清廉也是看环境,大明朝其他的衙门薪水少、纵容贪污,环境自然是乌烟瘴气。而总顾问衙门对咱们可是开出了前所未有的俸禄,在这个前提下,才理直气壮对贪污零容忍。比如咱的薪水吧,一年基本薪水加上福利,能够有6000两以上。而咱一家子十多口人,哪怕是锦衣玉食,也用不掉这么多钱。”

“用不掉,可以置办田产家业,留给儿孙呀?”皇家纺织公司的一名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